岭大调查发现超过五成受访者主要用消费券购买非耐用品

2023年1月15日

岭南大学(岭大)香港商学研究所针对香港政府2022年10月1日起派发的第二阶段第二期电子消费券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有超过一半的受访者将消费券主要用於非耐用品消费(如食品、超市购物、衣物),其次为服务类(如餐厅堂食或外卖消费、旅游服务),而主要消费类别为耐用品(如电子产品、家俬、珠宝、奢侈品)的受访者占比最少。 

 

该研究题为「香港电子消费券计划:关於促进消费有效性的研究」,目的是了解消费者的消费类别以及额外消费的情况,并探讨电子消费券计划下消费者的行为模式以及市民对2023年香港经济的展望。研究团队於2022年10月中至11月初采访了超过400位已领取消费券的市民。 

 

调查结果显示,五成四的受访者将消费券主要用於购买非耐用品,其次是服务类(34%)和耐用品(12%)。受访者的主要消费类别因性别、年龄、教育程度以及收入水平而变化。六成四女性受访者选择非耐用品为主要消费,而男性受访者则占四成,反映女性比男性更倾向用消费券购置非耐用品。另有四成六和一成三男性受访者将消费券分别用於服务类和耐用品上。相对於60岁以上的受访者,30岁或以下的受访者更愿意将消费券用於耐用品。随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的提升,受访者将消费券主要用於耐用品消费的比例增加,而将消费券主要用於非耐用品消费的比例减少。受访者平均额外消费超港币800元,其中主要消费类别为耐用品的受访者的平均额外消费金额,相比另外两组受访者平均额外消费金额多出一倍以上。整体而言,消费券计划有效地促进了大众消费。相较於低学历和低收入水平的受访者而言,消费券更能带动高学历和高收入水平受访者消费。相较於男性受访者,消费券更能带动女性受访者消费。 

  

调查结果亦显示,消费券计划有助於提升受访者的生活质素。以耐用品作为主要消费类别的受访者认为消费券有助提升生活质素,比例上高於以服务类和耐用品作为主要消费的受访者。五成六受访者对於本港2023年的经济持乐观态度,近三成一的受访者表示较为悲观,另有一成三的受访者则无意见,这反映了经过近三年疫情的冲击,过半的香港居民对於经济前景抱有信心。此外,相较於本地受访者,来自中国内地的受访者更为看好本港2023年的经济。 

 

研究团队建议,政府如未来推出新一轮电子消费券计划,可以考虑根据其具体目的实施针对不同商品类别的特定消费券。另外,亦可参照中国内地发放消费券的经验,以消费达到特定金额后享有折扣优惠或者获赠额外消费券的方式,从而更有效地刺激市民的消费意欲及带动本地经济。 

 

有关是次调查的详细报告,请参阅:香港电子消费券计划_hkibs_202301 (ln.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