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与影响
真善美:与众同诗

对普罗大众来说,诗歌和文学看似不太实用,未必能够应用於日常生活中。有人甚至认为诗歌遥不可及,只有个别学者才懂得玩味。邝龑子教授并不认同。他开展了一个知识转移的项目,旨在与学员分享中国古典与现代诗歌的知识。「世界上充斥著多种不同层面的压力,但通过分享艺术真理和文化知识,可以把我们的生活质素提高。」他说。
该项目包含一系列诗歌讲座和研讨会,分别在东华三院李嘉诚中学、乐茶雅舍和岭大校园举行,由三位学者作家主讲:邝龑子教授、前岭大教员陈德锦博士,以及目前任职文学编辑的岭大毕业生张志豪先生。活动不仅吸引了中学生及大学生,还吸引了公众人士。邝教授忆述:「有一次,一位93岁的作家出席讲座。参与者提出有见地的问题,也很喜欢中西诗诵读会,并积极参与讨论。」
这个知识转移项目的试点实验为期一年,包括成立涵盖中国古典和现代诗歌的诗社,并正式注册。通过今年的经验,邝教授对於持续知识转移的长远方针,已有明确的路向。该社日后活动的推行模式包括设有特定作家和主题的小型讲座系列、诗歌及散文的短期课程、诗歌吟诵和诵读会等。他并已跟乐茶雅舍讨论如何延续诗歌研讨会等活动。
一位具有英国文学背景的成人学员说:「解读中国古典诗歌,居然可以如此生动,我倒是没有想过。」参与学员的反应正面,让邝教授确信通过知识转移的教育工作是值得推广的。他表示:「这些活动很有意义,为愿意投入终身学习的学员带来乐趣之余,也可增长知识。这正是岭南一直提倡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