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博雅教育成就一生 Emerald Publishing
开始内容

研究与影响

施乐民教授
管理学学系兼任教授

双赢竞争

 

Professor Robin Snell

 

岭南大学管理学学系施乐民教授在香港和英国从事学术工作多年,以定性研究(Qualitative approach) 为主。本地商学院惯常运用定量的研究方法,而施乐民教授则著重采用文本和叙事分析的方法作研究。

 

施乐民教授的研究涵盖管理学和商学的不同范畴,由2019年研究有关美国跨国博彩企业及四家澳门博彩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策略,以至制造业界所应用的「竞合」(co-opetition)机制都有作深入研究。

 

施乐民教授曾发表多份关於竞合的论文,其中一篇论题有关《通过竞合建立行业知识:日本跨国企业子公司及其本地供应商个案研究》,乃由施乐民教授与曾是其博士学生、现在澳门大学任职的洪福来教授合作完成。论文於2015年发表,主要概述TESS (一家位於深圳的日本制造商分公司) 及其当地部件供应商之间的竞合关系。

 

竞合是指不同企业可同时互相竞争和合作。施乐民教授在文章中,采用了中国阴阳相辅理论,把似是对立的事物结合起来,而不是非黑即白的「二选一」,剖析了TESS精心设计的一套合作及竞争程序,及它如何协助公司学习当地供应商的专长和知识。

 

一般来说,日本制造商会与供应商保持紧密而长期的合作关系。与此同时,制造商亦希望供应商之间有一定程度的竞争 ,因此很少只依赖一家供应商提供零件。若市场只有一家供应商,他们往往会自行开设部门,作为自家的供应商之一。

 

竞合合作有多种不同的形式。施乐民教授与洪教授在项目中,曾仔细研究和访问TESS的五个供应商,并以观察员身份参与他们的会议 (这些会议的议题通常与品质问题有关)。TESS 的产品品质保证十分专业,假若供应商的工厂在品质上出现问题,TESS的管理层不仅会指出问题所在,还乐意派自己的工程师到供应商的工厂协助解决问题。假如TESS在深圳的工程师找不到解决方案,日本总公司就可能派出日本的工程师到当地帮忙。此外,TESS会确保所有供应商清楚了解每个部件的功能,并会每月举办工作坊,帮助表现最差的五家供应商。这些供应商深明何谓双赢局面,明白到只要做得好就会得到支援。

 

这类协作方法有助TESS提升品质保证和工作效率,亦可加强成本控制,最终获得当地行业的专业知识。若企业能共享知识,令生产原料成本得以降低及使质素提升,各方也能受惠。

 

 

想了解更多关於施乐民教授的研究项目,请点击岭大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