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与影响
善用乐龄科技 与老年人并肩抗疫

在新冠病疫情下,大部分老年人服务被迫暂停,而老年人如感染面临的死亡风险与其他群体相比较高,因此老年人是当前最需要社会关注及支持的群体。
根据岭南大学亚太老年学研究中心于4月24日至5月14日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近七成老年人服务机构员工受访者表示,“救助服务”(69.8%)和“社交及康乐服务”(68.5%) 在疫情期间完全暂停。此外,分别有54.5%及44.6%的受访者表示,“看护支持服务”和“到户探访服务”受到“严重”或“非常严重”的影响。
受访者还表示,疫情对他们的服务对象造成了影响,重要影响包括“缺少社交活动”(96.4%)、“加剧孤独感”(78.2%)、“担心感染”(70.9%)以及“身体机能退化”(65.5%)。
疫情爆发期间,绝大部分老年服务中心和医院实行社交隔离措施,线上护理和医疗服务可能是最佳且唯一的选择。
另一项由亚太老年学研究中心进行的调查显示,超过六成55岁及以上的受访者表示在相关技术成熟的条件下,他们愿意或非常愿意尝试通过线上咨询的方式向医生问诊。

由岭南大学副校长莫家豪教授及亚太老年学研究中心研究助理教授和教育主任黄耿华博士领导的研究团队也发现,老年人接受“线上看诊”的意愿与他们的学历及所处的社会阶层有关。高学历(大专及以上)群体与低学历(中学及以下)群体意愿尝试“线上看诊”的比例分别为70.6%和55.2%;而居住于自置房屋(包括私人房屋与居屋)群体与居住于租房(包括公屋及其他类型的租住房屋)群体意愿尝试的比例分别为65.7%和47.4%。
研究团队认为,现在是香港推行和应用最新科技以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医疗服务短缺的好时机。
岭南大学多年来一直推动乐龄科技,致力解惠及老年人以及社会大众。新冠疫情爆发后,岭大赛马会乐龄科技与智能安老计划团队开展了 Fighting COVID-19 @ Lingnan - Technology and Tools for Stay-at-home Learning活动,提供一系列的线上教学活动,透过视频、Facebook和Zoom让老年人可以在安坐家中保持学习和社交。
第一期“乐龄科技大使线上培训计划”吸引了33名没有接受过线上培训的老年人参与。在团队设计的教学手册及和练习的帮助下,他们由最初“听不听到我说话?”、“我只看到一个画面”、“找不到聊天功能”的阶段,进步到完全掌握视频会议的功能和操作,并乐在其中。
“认为老年人不愿意接受新事物、排斥新技术的观点已经过时。”莫教授说。“战后婴儿潮时期出生的老年人经历了香港经济的腾飞时期,其中不少接受过正规教育,对科技产品有很大的接纳能力。”
点击了解更多岭大乐龄科技项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