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與影響
嶺大現代中文文學旗艦刊物的革新

中文系利榮達中國文學講座教授兼人文學科研究中心主任蔡宗齊教授說:「長久以來,我都有一個夢想,希望打破國學與漢學之間的壁壘。現在,我有一個更大的夢想,希望越過分隔中西文學研究的文化汪洋。」
要實現這個遠大夢想,當然不容易,但經過 蔡教授多年的努力,夢想已逐漸成真。他先後擔任了杜克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英文期刊《中國文學與文化》的聯合創刊總編輯,並重新出版《嶺南學報》,更擔任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出版的How to Read Chinese Literature 叢書系列(合共十本)的編輯。蔡教授通過這些工作,積極推動西方與中文文學理論之間的深入對話。
蔡教授今年一月接任嶺大人文學科研究中心主任後,率先致力革新1987年創刊並由人文學科研究中心出版的《現代中文文學學報》。改革後,學報改名為Prism: Theory and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Prism),將會較前身的 《現代中文文學學報》更國際化。Prism將由嶺南大學和伊利諾大學聯合贊助出版,並由杜克大學出版社出版,與杜克大學出版社其他期刊發揮獨特的協同作用。
Prism的內容除了包括中國內外的現代文學創作、傳播及接收等嶄新研究外,亦會出版有關傳統文學與文化對現當代中國產生的重要影響的研究。因著香港獨特的地理文化優勢,蔡教授預期Prism在現代中文文學以及跨學科、跨文化研究的領域中能包含華語語系作品。
蔡教授說:「建議中的改版計劃,獲得許多著名現代中文文學學者的支持。人文學科研究中心未來舉辦的專題研討會和會議,將會成為西方文學和中文文學學者面對面互動的主要場地。」
嶺大將繼續參考「研究評審工作」結果,加強未來在研究發展方面的策略領域。Prism的出版及人文學科研究中心的新發展,無疑將提昇大學的學術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