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大初創企業家  以行動解決非洲水源問題

每個國家、地區、社會以至社群,總有需要解決的問題。簡單如一杯清水,對香港市民來說唾手可得,但對於非洲一些國家的人民而言,卻得來不易。

 

「我在烏干達體驗到當地食水污染的問題。他們既沒有濾水器,而大部分人都隨便在和動物共用的水池拿水直接喝。」梁珮儀憶述畢業前參加由嶺大創業行動主辦的聯合人道主義創業夏季學院到非洲考察的經歷。「在非洲,尤其是烏干達,有三個月是雨季,三個月乾旱,而在乾旱期間,他們需要走很遠的路才可以拿水,故未必經常有清潔的水使用。」她解釋道。

 

珮儀在2019年畢業後在一家NGO工作,約一年後決定自費再次參加夏季學院到烏干達,並與同學謝景進及潘迪祺,透過嶺大的創新及效益基金成立Asaqua,計劃生產廉價的折疊式水缸,解決烏干達的食水問題。「當地人民儲水的方法是在三角型屋頂底部安裝檐槽,然後利用水管把水引入一些塑料瓶內。我們就想到,直接把水引進容量足以滿足三個月用量的水缸,並在水缸安裝水管及水龍頭,方便直接使用。」她說。

 

Lingnan Entrepreneurs
珮儀與同學透過嶺大的創新及效益基金成立Asaqua,計劃生產廉價的折疊式水缸,解決烏干達的食水問題。

 

經過不斷改良,Asaqua 已透過非洲伙伴,把十多個水缸原型安裝到當地一些低收入家庭進行測試及收集資料,為量產作準備。

 

除了Asaqua,珮儀最近在仁愛堂青年夢工場基金的支持下,開展了幫助青少年專業發展的網上平台「職興」。「我們跟一家在屯門的製作公司合作,給予有興趣學習製作影片的大學生及中學生培訓及實戰機會,提升他們未來的職業技能。我們將一部分撥款給予製作公司作回報,使合作達致雙贏局面。」珮儀坦言,自己曾面對過迷惘的時候,故希望透過這平台,以過來人的身份培養青少年正向思維,為未來作積極充分的準備。

 

珮儀既是社會創業家,亦同時受聘於嶺大服務研習處,主要舉辦綜合學習課程 (Integrated Learning Programme, ILP) 活動。「對於ILP,我作為嶺大學生當然很深刻。」珮儀說。「做學生時,我很自然把焦點放在主科學習上,覺得ILP很煩。直至畢業時,我發現原來在ILP中學習及體驗到的是如何豐富。現在回來工作,我會以過來人身份,以另一個角度去想,活動怎樣可以同時符合學生的需要、想要及活動的持續性。我畢業不久,跟一些四年級學生及近屆畢業生仍有聯繫,故明白到他們所面對的問題,從而知道該如何開展項目或課程,助同學能順暢地走自己的路。」

 

Hall創實驗室是她的團隊和學生事務處近期策劃的活動之一。「嶺大的特色是什麼?就是十間舍堂。我們以比賽形式,鼓勵宿生以創新意念解決屯門社區的問題,並務求學生宿舍能成為一個創新創業生態圈。」

 

至於嶺大的博雅教育對她的影響,珮儀說:「剛入學時,覺得自己及很多同學不明白『博雅教育』、『作育英才,服務社會』是什麼意思。及後我明白它是一個達成目標、推使自己走出舒適區的教育。

 

Lingnan Entrepreneurs
珮儀十分感激嶺大提供的出國機會,包括在愛爾蘭一家公關公司作暑期實習生的經驗。

 

「我在心理學本科學習的最大得著,是學到如何與人溝通的軟技能。現在我善於與不同人士打交道,懂得如何聯繫合作伙伴、遊說聽眾、記者及投資者、如何爭取多一些機會發展。」她說。

 

自言十分外向、曾隻身背著背包走訪歐洲的珮儀,十分感激嶺大提供的出國機會。「我在愛爾蘭一家公關公司作暑期實習生的經驗十分寶貴。當然,我印象最深刻的仍是夏季學院……看到世界各地所面對的問題時,我發覺自己的問題其實很渺小。世界觀擴大了,我懂得以不同的角度面對人生,並發現原來我可以做些事去幫助別人,並將這些事擴展成自己的事業。」

 

珮儀的體驗,正好證明了利用創意和人文角度解決社會問題,是嶺大博雅教育的一個重要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