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大調查發現超過五成受訪者主要用消費券購買非耐用品

嶺大香港商學研究所針對香港政府2022年10月1日起派發的第二階段第二期電子消費券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發現,有超過一半的受訪者將消費券主要用於非耐用品消費(如食品、超市購物、衣物),其次為服務類(如餐廳堂食或外賣消費、旅遊服務),而主要消費類別為耐用品(如電子產品、傢俬、珠寶、奢侈品)的受訪者佔比最少。

 

研究團隊於2022年10月中至11月初採訪了超過400位已領取消費券的市民。調查結果顯示,五成四的受訪者將消費券主要用於購買非耐用品,其次是服務類(34%)和耐用品(12%)。受訪者的主要消費類別因性別、年齡、教育程度以及收入水平而變化。六成四女性受訪者選擇非耐用品為主要消費,而男性受訪者則佔四成,反映女性比男性更傾向用消費券購置非耐用品。另有四成六和一成三男性受訪者將消費券分別用於服務類和耐用品上。相對於60歲及以上的受訪者,30歲或以下的受訪者更願意將消費券用於耐用品。隨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的提升,受訪者將消費券主要用於耐用品消費的比例增加,而將消費券主要用於非耐用品消費的比例減少。

 

受訪者平均額外消費超過800港元,其中主要消費類別為耐用品的受訪者的平均額外消費金額,相比另外兩組受訪者平均額外消費金額多出一倍以上。調查結果亦顯示,消費券計劃有助於提升受訪者的生活質素。以耐用品作為主要消費類別的受訪者認為消費券有助提升生活質素,比例上高於以服務類和非耐用品作為主要消費的受訪者。五成六受訪者對於本港2023年的經濟持樂觀態度,近三成一的受訪者表示較為悲觀,另有一成三的受訪者則無意見,這反映了經過近三年疫情的衝擊,過半的香港居民對於經濟前景抱有信心。此外,相較於本地受訪者,來自中國內地的受訪者更為看好本港2023年的經濟。

 

研究團隊建議,政府如未來推出新一輪電子消費券計劃,可以考慮根據其具體目的實施針對不同商品類別的特定消費券。另外,亦可參照中國內地發放消費券的經驗,以消費達到特定金額後享有折扣優惠或者獲贈額外消費券的方式,從而更有效地刺激市民的消費意欲及帶動本地經濟。

 

按此閱讀有關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