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大調查發現四成受訪青年自認貧窮 最低時薪應要達到71.6港元

青年人於社會上有否向上流動的機會,如何協助貧窮年青人向上流,一直為社會大眾及教育界所關注的議題。而貧窮家庭的年輕人於就業方面所遇到的又是什麼挑戰與難題呢?

 

在樂施會的支持下,嶺大青年就業與貧窮研究團隊於2022年5月至12月期間,透過深度訪談和問卷接觸18至29歲有工作經驗的青年,探討他們的收入及支出(包括衣食住行、娛樂、教育、醫療等方面)狀況、及他們對於就業、貧窮及生活相關政策的想法。

 

press conference

圖: 研究團隊於三月七日在「最低工資有幾低?貧窮新一代的就業困境報告」發布會中發表調查報告。

 

研究的受訪者當中,接近九成擁有學士學位或已完成副學士課程, 而接受問卷調查的417位受訪青年,收入中位數為6,000至9,999港元;而67位深度訪談受訪者的收入中位數為15,200港元;個人平均生活支出則為每月約16,800港元。研究團隊推算受訪青年要滿足現時的生活開支水平,按一個月工作26日,每日八小時計算,時薪應要達到71.6港元,即遠超於將於5月1日落實的本地法定最低工資每小時40港元的水平。

 

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助理教授(研究)梁仕池教授指香港高學歷在職貧窮的年輕人越來越多,香港的青年問題則變成老、大、難。香港政府制定的青年政策發展藍圖試圖於學業、就業、創業、置業方面為年青人開拓出路,他認為年青人需要各種各樣的空間,包括職場晉升、獨立的居住空間,「空間足夠才夠膽講夢想,否則一切都是空談。我們擔心香港年青人不敢想像未來、因為貧窮的狀況限制了大家對未來的想像。」

 

於回應傳媒提問時,嶺大文化研究系系主任兼講座教授潘毅教授指出,對比自己在內地的相關研究,發現內地年青人可有「躺平」的機會和狀態,但香港年青人則完全沒有「躺平」的條件,亦需承受相當大的工作壓力、工時亦非常之長。她指有本地年青人需日做16小時、從事兩份甚至三份工作,以賺取每月接近兩萬元的收入應付生活需要。她說:「若質疑香港年輕人為何吃不了苦,首先應明白他們正在受的是什麼樣的苦。」

 

對比世界各地、亞洲以至中國內地,香港勞工保障存在很多缺失,沒有標準工時、亦沒有退休及失業保障。研究團隊認為香港應全面檢討最低工資的政策外,亦需於整體青年政策及勞工政策上作施政理念上的改變。研究團隊成員楊皓鋮指:「於我們接觸的年青人當中,低收入青年既不在現有的社會保障制度內,很多時更要直接面對勞動市場的風險,反映香港長期社會保障制度殘缺以及短期上青年政策和青年需求不吻合的雙重問題。」

 

近年,越來越多年青人加入自由工作者/斜桿青年行列,研究團隊未來將開展這方面的相關研究,亦會對於香港法定最低工資由2011年開始實施以來所帶來的影響進行量性研究,希望研究結果能影響政策、推動相關行業的文化和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