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最傑出學生 - 來自巴基斯坦的Mateena Hammad

2019年4月12日

年度最傑出學生 - 來自巴基斯坦的Mateena Hammad

作為香港的博雅大學,嶺南大學不單著重學生學業上的成就,同時亦重視他們對社會所作出的服務與貢獻,以秉承「作育英才,服務社會」之校訓。

 

2018/19學年大學最傑出學生獎得獎者,是政治學系四年級學生Mateena Hammad,她的成績優異,加上對提高大眾對少數族裔關注所作出的貢獻而獲得此榮譽。

 

來自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瑪巴德的Hammad,於2015年因獲得嶺大所頒發的非本地學生獎學金而得到來港升讀大學的機會。剛滿21歲的Hammad說:「我來香港以前從未出國,對我來說,這是重大的轉變。」

 

到外地升學一直是她讀高中時代的目標,「我的一位學姐於2009年透過同一個獎學金到嶺大就讀,後來校長也推薦了我。我一直都想研究外交關係,亦對整個亞太地區感興趣,機不可失,決定來嶺大升學。」

 

剛來港時只有17歲的她,新環境對她帶來極大衝擊。「比我預期的更難,無所適從。有生以來第一次父母不在身邊,感到徬徨無助。」Hammad因為宗教原因不吃豬肉,而膳食就成為她首個要面對的難題。「香港的食物很好吃,但很多卻用上了豬肉作為食材。於煮食這方面,我很懶惰,但很感激的是,嶺大幫助我在這方面變得更有承擔。」

 

香港的社交活動深受西方文化影響,這也叫她難以習慣。「頭幾回我曾感到混身不自在,但後來我明白到,與朋友愉快相聚也不一定要喝酒。」

 

嶺大學生服務中心和其他非本地學生給她的支持和關愛,讓她慢慢克服這些文化衝擊。她說:「他們成為了我的家人,令我不再感到孤單。」過去四年,她還學會一點廣東話呢。

 

出乎意料的是,作為校園和社會上的少數族裔,Hammad並沒有感到不安。她道:「有趣的是,我於巴基斯坦時也算是『少數族裔』,指的並非種族。我在同儕中特立獨群,是少數渴望到海外升學的人。來到這裡,雖然環境不同,我反而感到釋然。」

 

在個人經驗驅使下,Hammad一直很熱心社區內有關少數族裔的問題。她曾義務為本地組織香港互文教社向本地中學生分享關於平等機會和少數族裔文化,亦協助舉辦嶺大的平等機會計劃及項目。她說:「我不知道我所做的可否帶來實質的影響,但我嘗試消除大家的誤解或疑問,努力透過社會服務收窄人與人距離,那是我一直所專注的。」

 

生長於伊斯蘭教的世界,尤其作為女孩子,Hammad經常意識自己的角色和隨時發生的轉變:「在巴基斯坦,就算是在伊斯蘭瑪巴德這樣先進的首都,仍然存在一些很保守的思想,例如把女孩子待字閨中,不容許女孩子於晚上外出。一直以來,我差不多不斷地受到監控。」

 

但多得她思想開明的父母,她擁有打破這些規範、做回自己、探索世界的勇氣。「我爸爸從事銀行業,對我有很大的影響,他十分支持女性獨立。他告訴我就算穿牛仔褲和T恤,看上去也可比穿著較合乎社會標準衣著的人更得體。一切視乎你的態度,不在乎你的衣著,重要的是你為人得體。」

 

而她當校長的媽媽亦一直是她學習的榜樣。「她懂得怎樣應付孩子,她能在瞬間令你遵守紀律,但她內裡卻是超級溫柔和很有智慧。」

 

於嶺大的學習生涯中,不乏難忘經歷。其中最特別的是她於二年級時參加的TEDx講座。「當時我一直抱恙。當日其中一位講者、身體自愛主義者 (body-positive activist) 和 Curvasian平台創辦人Bertha Chan所發表的言論給我很大啟發。自此我不再自怨自艾,開始摸索未來,積極追求自己的理想。」

 

嶺大的多元文化環境亦令她大開眼界,讓她變成關心國際的公民。「來嶺大之前,我從不關心流行文化、又或是社會最出名、最流行的是甚麼。但嶺大令我對世界時事感到興趣,變得關心國際而非只是關心國家。」

 

在嶺大所認識的人當中,她最感激學生服務中心副總監麥美珠(Mabel),「Mabel對我們很好,每當我遇到問題,Mabel永遠都給我幫助。她曾幫助我解決申請交流的技術問題,最終讓我順利往外交流。我感謝她為我所做的一切。」

 

她用「謙卑」的態度懷抱在嶺大的體驗。「在嶺大的經歷絕對喜出望外。知道自己所做的能產生正面作用,我當然感到高興,但同時,我知道還有很多事情要做,要改進的地方也多著呢。」

 

接下來,她計劃留港繼續進修,修讀公共政策的課程。「我已報讀了數間香港的大學所辦的哲學碩士課程,當中包括嶺大。所以我還未能確定這是否我在這裡的最後一年,但很快便會有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