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大及香港觀鳥會研究揭示保育后海灣濕地 對保護數量減少的水鳥物種非常重要

2021年6月25日

嶺大科學教研組助理教授宋亦希教授及香港觀鳥會總監余日東。

嶺大科學教研組助理教授宋亦希教授及香港觀鳥會總監余日東。

不少水鳥物種在每年遷徙季節南下越冬,牠們的種群數量會受到不同環境和人為因素影響。嶺南大學(嶺大)科學教研組聯同香港觀鳥會早前進行首項聚焦中國沿海的研究,調查42種后海灣水鳥在過去20年間的種群數量變化,以評估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對水鳥的不同威脅和影響,並提供重要的基線資料,對數量逐漸減少的水鳥物種作出保育建議。

 

香港觀鳥會自1980年初起已在后海灣地區進行水鳥監察。在香港特區政府的支持下,這些調查從1998年起發展成每月的水鳥普查,並成為目前中國沿海最悠久的系統性調查。

 

是次研究旨在識別水鳥的物種特徵,與牠們的種群數量變化的關係,有助了解牠們在繁殖和遷徙方面遇到的不同威脅。嶺大和香港觀鳥會的研究團隊分析了1998至2017年期間的42個越冬水鳥物種,發現其中有9個物種,包括黑臉琵鷺、黑翅長腳鷸、池鷺、青腳鷸、白腰杓鷸、大濱鷸、小鸊鷉、太平洋金斑鴴,以及反嘴鷸的種群數量,在過去 20 年間顯著上升。其中,黑臉琵鷺是唯一有足夠數據證實,其區域性種群數量的增長,是基於過去30年間國際保育努力的成果,而目前黑臉琵鷺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中,仍被列為瀕危物種。

 

不過,在42個越冬水鳥物種之中,有12個物種的種群數量錄得顯著減少,包括紅嘴鷗、黑水雞、磯鷸、翹鼻麻鴨、卷羽鵜鶘、白骨頂、綠翅鴨、赤頸鴨、白腰草鷸、蒼鷺、灰林銀鷗,以及針尾鴨。其中白骨頂、針尾鴨,以及卷羽鵜鶘三個物種,在區域評估中的種群數量呈下降趨勢,顯示牠們在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一帶的種群數量正在逐漸減少,應當作出緊急的保育行動。

 

研究團隊指出,越冬水鳥的種群數量變化,與其繁殖地和停棲地等物種特徵有關。就繁殖地的影響而言,水鳥在西伯利亞南部繁殖的物種數量,較東亞地區減少的幅度為多。至於停棲地方面,團隊發現依賴黃海停棲的物種數量,較其他物種減少的幅度為多,相信與黃海地區的泥灘在過去50年間,因受到沿海開發而導致其生態價值大幅下降逾百分之50有關。此外,研究團隊發現,體型較大的物種,例如卷羽鵜鶘和鴨子,在過去20年間的數量較小型物種減少得更多,估計與人類狩獵有關。

 

嶺大科學教研組助理教授宋亦希表示,這些研究結果表明,社會有採取保育行動的迫切性,以扭轉棲息地急劇減少和劣化帶來的負面影響。他說:「這些水鳥的數據分析,有助我們了解過去多年來,水鳥數量變化的原因和過程,以及其深層原因。我們發現,對於數量正逐漸減少的物種,例如鴨子和較大型的物種,應給予更多保育的關注,因為牠們更容易被捕獵、喪失棲息地,或受到其他環境和人為因素影響。其他越冬地點亦有可能因為棲息地劣化的影響,令部分物種在本港出現的數量呈上升趨勢。」

 

香港觀鳥會總監余日東解釋,與其他研究比較,米埔及周邊一帶的濕地,有較高比例的物種數量呈上升趨勢,反映目前的保育工作對后海灣地區的濕地可能產生了積極影響。他說:「我們必須繼續對水鳥進行長期監察,確保並加強現有的保育政策,支持在香港這片重要的濕地展開更多有關生態保育的研究,確保水鳥長遠的存活率,以及東亞地區和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的環境可持續發展。」

 

這項新發現近日已於國際學術期刊《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