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大設立網上公開史料庫 展示殖民時期香港電影放映與接收歷史

2021年11月2日

香港電影放映與接收史料庫(1897-1925)

香港電影放映與接收史料庫(1897-1925)

嶺南大學(嶺大)電影與創意產業研究中心聯同大學圖書館視覺研,推出「香港電影放映與接收史料庫(1897-1925)」。史料庫為研究資助局優配研究金資助的「殖民地香港的映演實踐:電影放映與接收史(1897-1925)」研究計劃的部份成果,把逾29,000項自1890年代末至1920年代中期與電影相關的報章資料,包括戲院、片商、發行網絡、電影廣告與電影評論等開放予公眾瀏覽。

 

項目由嶺大文學院院長暨林黃耀華視覺研究講座教授葉月瑜教授領導,研究團隊搜羅自1897年至1925年期間,本港三份主流英文報紙,包括《德臣西報》、《士蔑報》和《南華早報》刊登有關電影行銷、宣傳、放映,以及讀者來函等58,000項資料,彙編成為史料庫。

 

團隊從微縮膠片收集到相關報道,包括出版日期、標題(如有)、專欄/章節和摘要,編纂逾29,000項概括的條目,並將與映演實踐相關的資料歸類為四個範疇,包括地點、機構、人物,以及放映機和電影,每項資料均為獨立標籤,方便公眾瀏覽。

 

葉月瑜教授表示,編整電影資料有助建構香港早期映演實踐的歷史。她說:「映演實踐有兩個含意,包括影畫放映的多重面向,例如科技展示、慈善聚會、娛樂表演,與影畫作為新興的時髦文化;以及電影行業在未有電影製作前的發展。藉由整理與映演的相關資料,探索放映活動背後的運作、場地、設施與設備,我們能洞悉影畫與二十世紀初香港社會層面的關係,透過利用史料庫查閱放映業界的操作和商業往來,有助剖析香港的放映作息及交易,描繪出香港電影行業草創的歷程。」

 

她指出,「實踐」一詞強調映演活動的頻繁,使放映業日趨完善及備受重視。無論是當年的放映設備與環境、電影發行與上映,以至電影的核准檢查、戲院的經營狀況,映演實踐的各種軼事都能夠展現早期香港電影文化多姿多彩的面貌,有助進一步了解殖民時期香港的公眾生活。

 

 

歡迎有興趣的公眾人士瀏覽「殖民時期香港電影放映與接收史料庫(1897-1925)」:https://digital.library.ln.edu.hk/en/projects/flim/int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