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 黎苑姍教授新作 剖析內地未婚流產現象

2023年1月27日

[訪談] 黎苑姍教授新作 剖析內地未婚流產現象

社會學及社會政策系助理教授黎苑姍曾當過全職記者及編輯。有感工作上難以就她專注的議題作深入研究及報導,她選擇踏上學術之路,在完成新聞與傳播的學位課程後,轉攻社會學哲學碩士及博士學位課程,探討她所關心的議題 -- 性別、家庭、生殖健康、族群身份、香港及中國社會等。過去幾年,她除了為不同報刊及機構撰文外,亦出版過不少著作,包括最近出版、以五年時間完成的博士論文的《Premarital Abortion in China: Intimacy, Family, and Reproduction》。

 

問:為何選擇研究內地的未婚流產議題?

 

我的導師其中一個研究項目是中國國內的男民工。有次我們在一個南中國城市進行田野研究,其中訪問了一位男保安,他談及他的愛情生活,說自己有很多女朋友也曾終止懷孕。這令我感到有點驚訝,因為這在香港是很嚴肅的議題,而他卻很從容的說出來。所以我想,那些女生的經歷是怎樣的?因此就選擇了這個研究題目。

 

問:可否談談研究的發現?

 

我訪問了62位女生,介乎17至35歲。還有10多個醫生和護士。這些女生選擇終止懷孕有很多方面的因素,可以分為個人、伴侶和家庭三方面。在個人方面,首先是經濟問題。她們很多都是外省勞工,沒有穩定的住房她們不會選擇生育,因為不想小孩跟著她們一起漂泊。其次是性別角色的問題。在現今的中國家庭文化下,母職意味著沉重的家庭責任,以及職業和發展機會的減少,因此這些女性很難接受因為未婚懷孕突如其來的母職和身份轉換,很多會選擇延後婚育以維持現有的生活。

 

在伴侶方面,這些女性的考慮也很多。在中國,婚姻和生育仍然是密切扣連,因此一旦意外懷孕,這些女生同時要考慮結婚和生育決定。她們很清楚,愛情關係的伴侶不一定能擔當負責任的丈夫和父親,因此如果伴侶在各方面不夠「靠譜」,例如經濟條件、家庭背景,和個人性格等,她們都不會選擇生育。最後是家庭方面,不少學者均指出,在現今中國,原生家庭愈益重要,我訪問的女生的經驗也是如此。對她們而言,父母是最可靠最重要的親人,因此她們非常清楚,如果父母不認可她們的婚育決定,會為她們未來的家庭生活帶來很多困難。因此在她們面對人生大事的決定時,必然會考量到父母的意願。

 

問:研究對政策有甚麼影響?

 

中國面對嚴峻的人口老化和出生率下降的問題,雖然中國政府在過去10年實施不少政策去刺激生育,但是成效並不如預期。事實上,這些政策大多針對已婚育齡人口,但社會上有生育意願的人不一定是已婚人口,例如我所訪談的女生。雖然她們在當刻的人生歷程中選擇了終止懷孕,但她們絕大部分都希望生養小孩,只是當時她們的生育意願並不是受支持的。因此,要思考中國未來的人口及家庭計劃政策,除了專注已婚育齡夫妻外,也要把目光轉向未婚育齡群體。

 

不少論者也關注,中國政府在應對人口老化和刺激生育的同時,會否限制人工流產服務?我在書中指出,無論政策怎樣轉變,當局必須維持現有合法、安全和可負擔的人工流產服務,以確保女性的生殖健康和權利。收緊人工流產服務並不能有效鼓勵女性生育,她們只會用盡不同方法去終止懷孕,嚴重地威脅她們的生殖健康和生命安全。

 

社會學及社會政策系助理教授黎苑姍

 

問:最近你憑探討基層劏房家庭的研究《Gendering Informal Housing: Intersectional Inequalities and the Resilience of Families Living in Subdivided Units in Hong Kong》成為研究資助局「傑出青年學者」得主。可否分享研究背景?

 

我讀書時曾當過政府人口普查的普查員。一天我走訪一間唐樓的劏房,進去後發現房內沒有任何間隔,廁所也沒有分間。我負責填寫的長問卷有一個部份會問受訪者的家中有多少個廁所和廚房,當時的受訪者答我:「你有眼可見,不用問吧?」當時我感到很尷尬,覺得自己很無知。又一次,我到另一間劏房訪問,那裡住了一個跟我同齡的女生和她的女兒。雖然房子很小,那對母女卻很快樂。這麼多年來,我一直記住這些畫面。我很想知道在這樣困難的環境下,如何去維持一個家庭?

 

這個研究項目藉由性別角度去探討劏房家庭的日常生活。劏房生活的困難大家都知道,但劏房住戶,特別是作為主要持家者的女性 (housekeeper),她們經營家庭生活的努力卻不一定為大眾所見。這些街坊很聰明也很細心,她們知道家人需要甚麼,會因應各人所需去思考如何善用空間。例如沒有廚房如何煮飯?她們會搭一個「平台」去煮,每日三次,同一個位置也是子女讀書和玩樂的地方。要善用空間,她們每日必須進行大量類似的勞動,以令家人可以生存及生活。去記錄這些不被察見的日常勞動,和分析背後的交織性不平等,是我的研究重點之一。

 

問:你期望研究有甚麼成果?

 

我覺得告訴社會她們的實際生活需要是必須的,但同時亦要肯定她們那些被無視的勞動價值,因為這些勞動對小朋友的成長、對他們日後成為貢獻社會的一份子十分重要,而這是一直被忽視的。我也希望研究能幫助促進政策的制訂、實施和評估,同時發展針對女性、照顧者和青少年的社區服務。

 

問:在教學方面,最近你的學生得到香港社會學學會最佳論文獎,而你又曾在2019年獲得此獎項。角色不同了,你有甚麼感受?

 

擔任論文導師是我新的職責,令我學習理解和溝通技巧。我要先理解學生的思路,尊重對方,嘗試用一個學生能夠接受和理解的方式說出來。作為導師,我們的責任就是給予他們重要的、有益的意見,讓學生能把自己的課題一步步建立出來,成為屬於他們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