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Urban Commons Incubator Summer Programme 2022

Date
11 Jun – 31 Aug 2022

Time
10:00-17:00

Organisers
Centre for Cultur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ingnan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Cultural Studies, Lingnan University

Co-organisers
Yan Oi Tong Youth Space, i-COMMON HK

Programme partners
SENMILY HK, Tuenmunality, TRI and GO, Immortality, UpCycling Plus

Join us for a social experiment to build a more just economy!

In the face of economic adversities and the shifting work culture, the ‘business as usual’ mindset is no longer suitable for today’s society. How does the practice of ‘commoning’ offer an alternative and self-sustainable approach to the way people work together and support one another? In this scheme, you, as an aspiring community organiser, will acquire fundamental knowledge on ‘commoning’ in the context of Hong Kong through a learn-by-doing approach, including the organisational, financial and legal implications.

召集有志投身教育、創意文化或社區營造的你,一起實踐職涯抱負,在充滿不確定的時代下創造更具韌性、合作友善、兼顧自主的工作條件。

在資深的專業導師、屯門區議會仁愛堂青年夢工場及靑年夢工匠同行導師全方位的培訓和支持下,你將和志同道合的夥伴探索共享協作、共同管理(commons)的工作願景,套用於秉持社會價值的項目,實踐更具前瞻思維、體現合作社精神的社企模式。嶺南大學將提供培訓網絡、場地支持、以及助你準備申請創業種子基金。

參加者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加入其中一個主題小組:

  • 教育共享

    課程簡介
    許多有特殊教育需要(自閉症譜系障礙、注意力不足/過度活躍症)的小朋友都需要功課輔導服務,但一般的補習導師未必有相關知識去照顧SEN學童的需要。此項目為學員提供SEN支援的基本知識及技巧,學員將在導師的領導下,成立及營運由大專生為SEN家庭提供的支援網絡。

    負責導師
    曉靖 Elaine,《媽媽是最強治療師》作者,取得醫學科學學士和生理學哲學碩士學位後,進修針灸學和心理學碩士,研究針灸對自閉症的療效和自閉症家長的壓力。

    同行導師
    何凱兒 Gwyneth,「童SEN同戲」聯合創辦人,具參與社創比賽、申請社創基金、申請 88 慈善牌經驗,擅⻑慈善機構籌募及宣傳推廣工作,致力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及家庭服務。

    黃厚豐 James,註冊言語治療師,「童SEN同戲」聯合創辦人,教育大學校⻑嘉許計劃得獎者。關注特殊教育需要議題,具經驗結合服務與遊戲,提升有需要學童和家庭的參與機會、啟發創意。

    報名資格
    18歲以上的香港居民,嶺南大學的學生及舊生優先
    對教育有熱忱,特別是幫助有特殊學習需要(Special Education Needs)的小朋友

  • 社區文化共享

    你喜歡發掘在地文化、社區裡的人文點滴嗎?由從事文化導賞的資深導師帶領下,學員將學習如何透過親身的社區調查,構思及籌辦本地導賞團,把對這份關懷化作對文化生態、社區生產者的支持,培養對社區的歸屬感。

    負責導師
    鄒頌華,文化旅遊組織「活現香港」的創辦人之一;她亦是一位文字工作者,曾合著香港、中國和台灣等《Lonely Planet》旅遊指南,亦曾為BBC、CNN等媒體的專欄作者。

    同行導師
    李遠昇 Sirius,「不朽傳耆」的創辦人,其團隊多年來一直關注本地歷史發展及社區文化承傳議題,致力推廣不同地區各個行業退休⻑者的口述歷史,及舉辦歷史展覽、社區導賞等活動,促進社區承傳。過去亦曾籌辦《導賞屯門社區導賞計劃》、《香港歷情故事共撰》、《社區口述歷史展覽》等社區項目,承傳昔日香港社會不同地區和行業的文化價値。

    封曉彤 Stephanie,文化工作者,社區設計師。專注文化保育;社區藝術項目策劃及工藝設計教育。創立流動架生房,舊日子生活館(Common Sense HSK),致力活化傳統工藝和推動永續設計介入社會改變。畢業於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曾任香港國際文學節行政主任及藝穗會節目副經理。

    報名資格
    18歲以上的香港居民,嶺南大學的學生及舊生優先
    對社區發展及文化旅遊業有興趣的大專生

  • 創意共享

    「炒散」在創意產業中尤其普遍,我們可以如何共築友善的藝文環境,讓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可以獲得更好的工作及權益保障?學員將學習創意合作社(cooperative)的模型,一起摸索及推動適合香港的協作模式,成立品牌去承接具社會理念的創意設計項目。

    負責導師
    黃嘉瀛,香港藝術家,於2013年獲香港中文大學藝術學士及於2021年獲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哲學碩士,現為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研究博士生。策展項目、藝術創作及寫作散見於香港及其他城市之報刊、美術館及社區空間,近期策展項目包括《眾裡荃灣姊妹節》(2021)、《九龍城公務員合作社文獻展》(2020)。www.wongkaying.com

    同行導師
    吳紀瑤 Rain,現時擔任屯門區社刊《溯本尋屯》主編,希望為自己的社區記錄不同的故事。大學時主修中文系,「支筆」尙算不錯,所以熱愛寫作,並深信文字的力量可以改變人、甚至一個社區。

    吳碩軒 Jerry,中文大學藝術系畢業生,曾任職廣為人知的二次創作網台CapTV,擔任 Content Creator 及 Video Editor。從事影片製作 ,現為 Senior Video Editor,熟悉各式 Adobe 軟件。創辦 Tri and Go 靑年減壓平台,在屯門區開辦表達藝術課程,嘗試用藝術及趣味內容抒發香港靑年人的壓力。

    報名資格
    18歲以上的香港居民,嶺南大學的學生及舊生優先
    有志投身創意產業、媒體傳意工作的大專生、或現職相關行業的自由工作者

  • 協辦機構簡介

    屯門區議會選定仁愛堂為「屯門區社區重點項目計劃−推動屯門青少年發展項目」的伙伴機構,在井財街政府服務大樓設立名為「屯門區議會仁愛堂青年夢工場」的【青年 x 社區參與】的社創中心。

    「屯門區議會仁愛堂青年夢工場」為區內青少年提供聚腳地及社區參與的實驗平台,協助他們發掘自身的潛能和興趣,培養創意思維和社會創新等範疇的技能,鼓勵他們關心社區事務和發揮創意,實踐想法並親身參與推動社區的工作。

    青年夢工場獲得2019卓越實踐在社福獎勵計劃「卓越服務獎」及2018-19優秀青年活動嘉許計劃「優秀青年活動」。青年夢工場的實踐經驗獲選為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ommunity Development (IACD)《國際社區發展實踐》教科書裡全球 40 個研究社區發展實踐案例之一。

    導師簡介

    袁家俊 Miles,現職青年夢工場社創顧問,有多年社區發展、青年服務、長者服務和宣傳推廣經驗。取得工商管理一級榮譽學士後,曾於香港和澳門舉辦創業和社會創新相關的活動,亦有為不同院校的創業比賽擔任評審和導師。他亦是 Miles Graphy 影留創辦人,主力以攝影、訪談及深度遊,記錄香港人文、大西北、老店、舊區、屋邨、街市和香港日常,期望作品能感動更多人關愛我們的社區,並一同記錄、守護及宣揚香港特色和文化。

    張劍國Kim 為註冊社工,資深青年社會工作者,現職屯門區議會仁愛堂青年夢工場項目主任。他的社區實踐經驗豐富,曾於大專期間創立自資社區刊物組織,以文字推廣「關心社會其實很簡單」。他一直堅守與青年同行的信念,近年積極開拓【青年x社會創新】社區工作模式,發展「青年夢工匠 – 青年社會創新啟動計劃」,成功孵化超過五十一隊青年社創團隊,讓青年自主參與社區。張先生先後取得香港理工大學社會工作榮譽文學士及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碩士學位。

  • 申請須知

    對象
    18歲以上的香港居民,嶺南大學的學生及舊生優先。

    費用
    參加者須繳交按金,成人每位為港幣500元,全日制學生每位為港幣300元,出席率達80%(包括常規環節及指導環節)將會在課程完結後獲退還全數按金。如參加者因經濟狀況而未能繳付按金,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申請豁免,並附上證明文件。

    報名方法
    2022年5月24日(二)中午12時前於網上報名:

    報名流程及日期
    2022年5月24日(二)中午12時 截止報名
    2022年5月26日至27日 面試
    2022年5月30日(一) 結果公布
    2022年6月1日(三) 成功報名者提交繳款證明確認名額

    獎勵
    學員出席率達80%(包括常規環節及指導環節),並完成所有小組任務,將獲頒發證書乙張。

    名額
    名額有限,如報名人數眾多,主辦方會考慮報名者對議題的興趣,進行甄選。

    查詢
    嶺南大學文化研究及發展中心
    [email protected] / + 852 2616 7696

  • 常見問題

    我需要出席所有的環節嗎?

    工作坊內容有連貫性以及涉及大量協作環節,請參加者於報名前確保能夠出席所有常規環節,以免影響團隊的學習進度。

    除了時間表上的節數外,我需要額外的時間投入計畫嗎?

    參加者有機會需要在工作坊以外的時間作準備,導師將於七月及八月和你所參加的個別小組預約四節指導環節的時間。另外,個別小組可能會提供額外自費學習活動選擇,詳情將會於課堂期間公布。

    團隊的計畫將會如何落實?

    團隊的企劃書將提交至嶺南大學的創新及效益基金,提供基金給予參加者落實項目。

    疫情及惡劣天氣安排

    參加者必須遵守主辦方之防疫措施及安排。工作坊的時間及內容可能因應政府防疫措施、惡劣天氣等原因而調動,主辦方將保留最終決定權。任何最新安排將於中心網站公佈。

    進入嶺南大學需要遵守什麼防疫規定?

    大部分的常規環節均於嶺南大學進行,而本校園已實施疫苗通行證安排,詳情請參閱嶺南大學的最新防疫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