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博雅教育 成就一生
Start main Content

Ling U

Ling U

Ling U

Ling U

Ling U

因才施策多維度構建吸引人才戰略


陈弋风  王昊

统计处最新数字显示,香港出生人口再创新低,持续低于死亡人口,净迁出人口数量仍处高位。愈发严峻的人口问题,正在严重窒碍香港的发展活力,改善人力供应已经迫在眉睫。吸引外部人才已逐步成为全球劳动力供应的主流趋势,由于涉及复杂的因素,香港务必因才施策,全面、细致地构建可持续的吸引人才策略。

围绕人才特点 精准制定策略
香港现时人口增长率、出生率、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英国、美国、新加坡等全球主要经济体,人口老化程度明显处于高位。与此同时,香港总抚养比率预计2024年前会超过50%,2034年前后将突破60%,这说明不到两年后香港将耗尽人口红利,十年后将进入人口负债期,可见劳动力短缺正在削弱香港的国际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填补劳动力缺口乃大势所趋。在积极改善人口结构、加紧培养本地人才的同时,多维度构建吸引海外人才战略是填补香港劳动力缺口的必由之路。

在创新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之下,人才是宝贵的战略资源。香港的确具备一系列吸引人才的「先天」优势,可如何将先天优势转化为实际吸引力,离不开政策「后天」推动。因此建议:第一,香港各行业现时及未来的劳动力需求明显不同,各行业发展程度也不同,吸引人才的措施和手段亦应有所差别。比如香港金融业蓬勃、成熟,本身已有相对强的吸引力。而创新科技、文化创意等行业属新兴行业,产业发展相对薄弱,劳动力供应紧张,未有足够的人才吸引力,政策层面提供充足的诱因不可或缺。

另外,吸引外部人才主要包括港人回流、输入外籍人才、推动人才环流共享、培养本地人才等方式。每种方式涉及不同的政策措施,而不同行业的实际情况不同,重点吸引人才的方式亦有所不同,具体措施也要有所区别。

完善配套政策 支持科研创业
未来五年是香港走向由治及兴的关键期,人才需求非常紧迫,特区政府现时正在制定人才清单及统计各行业劳动力缺口,除此之外也要依据香港的发展路向,准确评估各行业,特别是与「八大中心」有关的行业对外来人才需求,精准规划引进人才策略,然后有针对性地精准制定人才吸引措施,避免来港人才与需求不匹配。比如加拿大是典型移民国家,移民政策非常宽松,新移民失业率连续多年高于加拿大平均失业率4至7个百分点,抵加未满5年人士失业率曾高达11.6%,高学历新移民找不到相应专业的工作一度成为常态。

第二,收入水平、生活质素、发展机遇是吸引和挽留人才最重要的诱因。现时全球都在大力抢人才,各主要经济体纷纷从签证、生活、事业等方面推出全方位措施吸引人才。香港倘仅仅增加签证和逗留便利,吸引力恐怕不足。各大国际排名皆显示,香港在人才吸引力方面近年正逐年下滑,居住条件、生活质素、工作节奏等是主要的减分项。耶鲁大学教授曾指出,科学家是一群移动的专业人士,哪里有支持,他们就会去哪里。事实上,在美国高校,科研人员因研究拨款不理想等原因转投海外并不稀奇。人才追随发展机遇、追求良好的生活环境,只有创造机会,让人才「安居」和「乐业」,才能让香港成为人才的汇聚之都。粤港澳大湾区内9个内地城市接连开出丰厚条件吸引人才,当中包括购房资助,租房补贴/免租房,现金奖励及创业或科研资助金等,都是吸引人才的「撒手锏」。

有鉴于此,香港也要因势利导,积极制定并落实工作及生活等方面有竞争力、吸引力的配套措施。全面统筹制定有关配套政策,特别注重在研究经费、研究资源,以及创业启动金或创业资源等方面提供配套的支持措施。

打造教育枢纽 储备热门人才
除此之外,特区政府还要在住房、生活、子女教育等方面推出配套政策帮助来港人才落地生根,与城市一起成长。

第三,招收非本地学生就读并鼓励他们留在当地工作是引入外来人才、储备人力资源的重要手段。香港具备高等教育质量好、国际化程度高、出入境便利等优势,应该借助优势扩大海外生源,发展国际教育枢纽。香港自资院校学额充足,特别是自资院校学位多数属于副学士和高级文凭,这正可以为本港及大湾区建设培养紧缺的技术人才。

下一步应该在保证质素监管的前提下,进一步放宽自资院校招收内地生限额,同时也要加强取录国际学生,既有助为香港、为国家培养多元人才,亦有助增强香港与国际社会的联系。

政府还应该协助自资院校为非本地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扩阔在港升学及就业途径;并且考虑调整逗留政策,允许有意在港发展的非本地副学位毕业生,特别是高级文凭毕业生留港工作。与此同时,要特别完善课程质素审核机制,确保院校不会为增加收生而降低质素标准,让学生「宽进宽出」。

政策诱因对于吸引人才必不可少,不过产业多元蓬勃发展,源源不断创造经济价值和就业空间是令吸引人才可持续运转的基础。未来要围绕「八大中心」建设重点产业平台,藉助集聚效应,吸引海外企业、培育本地企业、促成国际合作,培育充满活力的产业生态,达至持续以产业吸才,促成人才流动的良性循环;蓬勃的产业也能促进培育本地人才,达至「以业育才」的效果,为香港全面提升竞争力提供足够的人才支撑。

陈弋风为岭南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思路研究会常务委员;王昊为思路研究会研究总监


Lingu TPG Image ALT
本文在2023年3月21日發表在信報
Lingu TPG Image A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