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要博,做人要雅。”

岭大正式踏上博雅教育之路是在1995年,由陈坤耀教授担任校长开始。

岭大为了进一步发展大学教育,于1995年迁入屯门新校区,并由陈坤耀教授接任校长。新校园设计将广州岭南大学的原貌与现代建筑的风格相融合,传承了岭南大学自1888年以来的优良传统。搬进新校区后,岭大在同年开办哲学硕士课程。

虽然陈校长一直强调博雅教育是广州岭南大学的优良传统,但陈坤耀校长是香港博雅教育之父,是他在任期内将博雅教育在岭大发扬光大,这一点绝对是毋庸置疑的。陈教授接任校长之时,岭大尚是一所学生数量少且地处偏远的小型高校。而新加坡发展模式的成功给了陈校长灵感。他看到岭大发展的机遇,意识到那些曾被大家普遍认为的不利因素,正是岭大发展博雅教育的有利条件。

许多人对博雅教育不甚了解甚至存在着误解。陈校长认为博雅教育 liberal arts 中的 arts 一词,令很多人以为博雅就等于是人文学科。其实不然,博雅教育是文理兼备的教学模式,而非只专注于语言及人文学科,其底蕴完全和所授科目无关。此外,博雅教育并非讲求科目数量,而是着重跨学科学习,是关于不同科目的融会及结合,是培育“全人”的教育。

博雅教育的精髓在于教与学的方式,而其成功与否取决于三个条件。岭大拥有很多其他学校不具备的先决条件。第一是要规模小。岭南规模小,为博雅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第二,是住宿及舍堂教育。岭大为本科生提供“全宿”机会,这并非基于方便,而是博雅教育最重要的部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博雅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占据大学生活很大一部分的住宿自然成为发展人与人关系的重要机会。因此,陈校长对于“全宿”十分坚持,他甚至设立助宿金帮助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入住宿舍。 第三,整间学校要以学生为本。博雅就是要创建一种文化,由校长到教职工都以学生为本。因此,陈校长经常邀请同学共进早餐,从生活中“以身示教”来提升同学的素养。“校长早餐”一时风行,成为学林佳话。种种举措,都体现了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上任后,陈校长随即着手调整课程结构,强化教师队伍,并且经常亲自授课,积极参与学生活动,迅速建立起师生共融的校园文化。为了让本地同学有更多机会获取国际学习经验,陈校长坚持与世界各地的大学建立交换生制度,尤其注重与香港往来较少的地方加强合作。

在短短数年间,岭大建立了以互动(interaction)、课内活动(intra-curricular activities)、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学习及国际视野(international exposure)为基础的博雅教育特点,并获得骄人的成绩: 1998年,岭大获得自我评审资格,并于1999年正名为岭南大学。

随着多年的努力,今日的岭大凭借基础宽广的课程设计、紧密的师生关系、丰富的舍堂生活、多姿多采的课外学习活动、注重体验的社区服务、多元化的职场体验、强大的校友和社区支持网络以及为学生提供全球性的学习机会,已经成为亚洲领先的博雅大学,并以优质教育名列世界前茅。

参考: 《灼见名家》陈坤耀:香港人对博雅教育仍多误解 (2014-09-14)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