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对社会具有真正影响力的研究项目

跨学科研究的概念让学者享有一定的学术自由,鼓励他们进行全新的探索,开展因应对不同领域和主题的兴趣而衍生出来的研究项目。

岭南大学文化研究系主任潘毅教授的研究经历可充分证明这一观点。多年来,她发表了大量文章,主题横跨人类学和资本主义研究,亦深入讨论中国何以崛起成为“世界工厂”和中国的农民工生存境况。

而这些跨学科研究背后折射的是研究者多年如一日的信念坚守。

潘教授在伦敦大学东方和非洲研究学院(SOAS)取得博士学位,她说:“反思性理论、生活体验、真实的社会问题和社会改革是我关注和研究的领域。”

“我作为本科生时的兴趣是文学和历史,但之后我进入了社会理论领域,希望为20世纪80年代末突然出现的社会转变寻求答案。及后当我发现宏观的社会理论有时缺乏‘人情味’或个人生活体验的视野时,我决定在修读博士课程时专注于人类学和社会学。”

延续至今,潘教授对于“寻找答案”和“寻找出路”的渴求仍然像以往一样强烈。

例如,在研究农民工的生活时,潘教授的目标不是简单地完成一项“研究”,而是希望通过呼吁政策改变和建立更好的支持网络来协助那些在争扎求存的农民工。

同样地,她的研究团队目前正在研究香港青年失业和贫困的现实情况。许多年轻人在寻找好的工作和足够的生活空间方面面临着多重挑战,因此,研究的目的有两个:充分了解问题的根源,并提出实际的支援措施。

“在类似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取得他们的信任,”同时也是岭南文化研究及发展中心(CCRD)总监的潘教授说。 “我们需要有极大的耐心,做一个好的倾听者去理解年轻一代的声音,他们目前不想表达自己,也对成年人缺乏信任。有时候,我觉得大家距离很远,甚至怀疑自己是否能真正理解他们的内心。”

然而,她相信,在未来三年里,她的团队可以令年青人发声,找出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政策建议或解决措施。希望,在转角。

这种对解决现实世界问题的关爱和细致的方法,帮助潘教授凭着《中国制造——全球化工厂下的女工》(Made in China: Women Factory Workers in a Global Workplace) 一书在2006年成为第一个获得著名的赖特·米尔斯奖项(C. Wright Mills Award)的亚洲学者。

这本书后来成为亚洲、北美和欧洲许多著名大学的必读书籍。

同样广受好评的后续作品还有潘教授与陈慧玲和马克·塞尔登(Mark Selden)合著的《为苹果而死——富士康及中国工人》(Dying for Apple: Foxconn and Chinese Workers) 一书。该书于2016年出版,对如何理解科技行业的劳动实践提供了重要的见解,并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包括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

因发表了很多发人深省的研究论文和文章,潘教授被斯坦福大学评为2021年世界上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前2%的社会科学家之一。

为了维持跨学科的视野,她最近也在研究不同的主题,例如香港的失业保险制度,中国新工人阶级的形成,以及借助中国高铁发展的例子来论证正在崛起的“基础设施资本主义”。

她说:“我大部分的博士生都在研究数码或平台劳工问题,这些问题正愈趋严重。我们也在寻找新的概念框架,以了解数码化时代的不稳定性和潜在的团结性。”

作为一个系主任,潘教授无可避免地要面对如何在教学、指导和履行行政职责,乃至研究和写作等多方面取得平衡。

这总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这个职位也确实让她能够打造一个强调重建社会价值及增强团结性和使命感的环境。

“我对我自己角色的理想定位是,我希望能与我的同事和学生更加紧密地合作,创建一个知识社区。在里面,我们可以一起学习和进行研究,并讨论如何为我们的受访者提供切实可行的支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