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現代職場壓力

工作與生活平衡的問題近年在香港和世界上許多其他地方已經成為備受關注的議題。

僱主們都意識如果能夠在這一範疇做好,便可以提高整體的生產力和工作滿意度,尤其可以避免員工因為身體和心理問題而引致的缺勤、不滿和流失率上升的情況。

嶺南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蕭愛鈴教授對於這種處於學術研究和現實世界之間的發展,一直都特別有興趣。

事實上,工作與生活平衡的問題、職業壓力和安全心理學這幾個範疇,一直是蕭教授35年職業生涯中的研究重點,迄今為止,她已經發表了近90篇期刊文章,28本書籍章節,根據史丹福大學廣受尊重的2020年和2021年報告,以發表文章被引用次數作為評級,蕭教授躋身全球首2%的科學家名單。

「我會身體力行,將我作為學者所探索得到的理論實踐出來,在我的學術工作、個人生活和家庭生活之間尋找到一個好的平衡點,」蕭教授說,她亦同時擔任聯益應用心理學講座教授以及和富李宗德諮詢及輔導心理學研究中心的主任。

她就致力取得平衡提出五個導致成功的關鍵因素,根據 M. Seligman (2011),這五個因素可以縮寫為 PERMA:正面情緒(Positive emotion) 、投入(Engagement)、關係(Relationship)、意義(Meaning)和成就(Accomplishment)。

「為了放鬆自己,我會去散步、做伸展運動,聽音樂,享受烹飪,我也會很珍惜與其他人的溝通交流,」蕭教授說。

當然,對許多員工來說,在過去兩年多因為疫情肆虐而限制了社交接觸,同事與同事之間、以及主管和下屬之間的面對面交流都變得特別困難。 蕭教授說:「這些情況可能導致社會焦慮和引起大家認為朋輩/同事之間的支持有所減少,在家工作的員工會因為面對挑戰和要求而導致工作倦怠。所以在疫情期間,出現更多與工作有關的心理健康問題是毫不出奇的。」

在這個時候,蕭教授就是最理想的評論和提供建議的人選。她最初的博士論文是研究香港和中國內地的白領和藍領工人的職業壓力。從那時起,她的研究、出版刊物和教學工作都主要集中在職場的壓力,以及就預測、避免和應對方法上作出建議。

多年來,蕭教授在這個範疇的成就為她帶來許多榮譽、任命和資助。例如,蕭教授曾在北京師範大學和南京師範大學擔任客座教授,並在中國內地許多重要的論壇上擔任主題演講者。

她被邀請參與24個國家的 工作與家庭衝突研究,這是導致職業壓力的一個因素。在另一個由澳洲研究委員會資助、關於工作與家庭平衡的研究項目,蕭教授是聯席研究員之一,該些項目已經有數篇論文在多本頂級的學術期刊上發表。蕭教授在她在2018年被Work and Family Researchers Network選為「Overall Contributor to Work Family Research」五十強之一。 Research.com 在2022年公佈的排名中,蕭教授在心理學範疇是中國位列第二十三名的頂尖科學家。

幸運的是,現時在香港和中國內地都有許多高質素的研究數據來源。而且,隨著各界機構都認同有需要了解員工樂於投入工作的原因,以及怎樣才能令他們全力做到最好,於是不斷有機構願意為有趣的新研究項目提供資金。

因此,蕭教授除了得到定期的慷慨資助和研究資助局頒發的2021/22年度中人文學及社會科學傑出學者計劃的資助外,她還在不同時期獲得了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以及香港的職業安全健康局、婦女事務委員會和平等機會委員會的資助。

由於蕭教授的研究工作以實用價值為前提,她還受到地鐵公司、教育局和醫院管理局等機構委託,進行一系列的顧問研究項目,以探討他們可以或應該採取哪些不同的方式來提高員工的整體表現和效率。

蕭教授說:「我最近的研究課題包括香港和大灣區職業壓力的心理、社會和經濟成本。此外,我會繼續研究職場的壓力調節壓力的因素,我將來亦想探討一下員工個人在面對工作的要求時的個人資源,這涉及到心理資本、理性信念和成長思維等領域。」蕭教授在2015年至2020年期間擔任《國際壓力管理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ess Management)(美國心理學會的期刊)的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