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對社會具有真正影響力的研究項目

跨學科研究的概念讓學者享有一定的學術自由,鼓勵他們進行全新的探索,開展因應對不同領域和主題的興趣而衍生出來的研究項目。

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主任潘毅教授的研究經歷可充分證明這一觀點。多年來,她發表了大量文章,主題橫跨人類學和資本主義研究,亦深入討論中國何以崛起成為「世界工廠 」和中國的農民工生存境況。

而這些跨學科研究背後折射的是研究者多年如一日的信念堅守。

潘教授在倫敦大學東方和非洲研究學院(SOAS)取得博士學位,她說:「反思性理論、生活體驗、真實的社會問題和社會改革是我關注和研究的領域。」

「我作為本科生時的興趣是文學和歷史,但之後我進入了社會理論領域,希望為20世紀80年代末突然出現的社會轉變尋求答案。及後當我發現宏觀的社會理論有時缺乏「人情味」或個人生活體驗的視野時,我決定在修讀博士課程時專注於人類學和社會學。」

延續至今,潘教授對於「尋找答案」和「尋找出路」的渴求仍然像以往一樣強烈。

例如,在研究農民工的生活時,潘教授的目標不是簡單地完成一項 「研究」,而是希望通過呼籲政策改變和建立更好的支援網路來協助那些在爭扎求存的農民工。

同樣地,她的研究團隊目前正在研究香港青年失業和貧困的現實情況。許多年輕人在尋找好的工作和足夠的生活空間方面面臨著多重挑戰,因此,研究的目的有兩個:充分瞭解問題的根源,並提出實際的支援措施。

「在類似的情況下,我們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取得他們的信任,」同時也是嶺南文化研究及發展中心(CCRD)總監的潘教授說。「我們需要有極大的耐心,做一個好的傾聽者去理解年輕一代的聲音,他們目前不想表達自己,也對成年人缺乏信任。有時候,我覺得大家距離很遠,甚至懷疑自己是否能真正理解他們的內心。」

然而,她相信,在未來三年裡,她的團隊可以令年青人發聲,找出問題的癥結,「對症下藥」,提出具有建設性的政策建議或解決措施。希望,在轉角。

這種對解決現實世界問題的關愛和細緻的方法,幫助潘教授憑著《中國製造:全球化工廠下的女工》(Made in China: Women Factory Workers in a Global Workplace) 一書在2006年成為第一個獲得著名的賴特·米爾斯獎項(C. Wright Mills Award)的亞洲學者。

這本書後來成為亞洲、北美和歐洲許多著名大學的必讀書籍。

同樣廣受好評的後續作品還有潘教授與陳慧玲和馬克·塞爾登(Mark Selden)合著的《為蘋果而死: 富士康及中國工人》(Dying for Apple: Foxconn and Chinese Workers) 一書。該書於2016年出版,對如何理解科技行業的勞動實踐提供了重要的見解,並已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包括法語、德語和西班牙語。

因發表了很多發人深省的研究論文和文章,潘教授被斯坦福大學評為2021年世界上被引用次數最多的前2%的社會科學家之一。

為了維持跨學科的視野,她最近也在研究不同的主題,例如香港的失業保險制度,中國新工人階級的形成,以及借助中國高鐵發展的例子來論證正在崛起的「基礎設施資本主義 」。

她說:「我大部分的博士生都在研究數位或平台勞工問題,這些問題正愈趨嚴重。我們也在尋找新的概念框架,以瞭解數位化時代的不穩定性和潛在的團結性。」

作為一個系主任,潘教授無可避免地要面對如何在教學、指導和履行行政職責,乃至研究和寫作等多方面取得平衡。

這總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這個職位也確實讓她能夠打造一個強調重建社會價值及增強團結性和使命感的環境。

「我對我自己角色的理想定位是,我希望能與我的同事和學生更加緊密地合作,創建一個知識社區。在裡面,我們可以一起學習和進行研究,並討論如何為我們的受訪者提供切實可行的支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