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快樂抗爭,抗爭才有快樂!
又一項活化歷史建築物的政策,繼中環街市、政府總部和美利大廈之後,屬二級歷史建築物的灣仔警署將被活化。發展局的最新計劃是把灣仔警署連同毗鄰謝斐道警察宿舍的土地一併作酒店、商業及社區文化發展用途;警署會原址保留,宿舍則可拆卸作商業發展。消息公佈後,個別古物諮詢委員會成員勸告政府吸取前水警總部改成高檔古蹟酒店的教訓,本地一份報章引述該名成員說:「唔好做到妹仔大過主人婆。」位於尖沙咀的前水警總部由發展商長實集團於
2003
投得發展權,在隨後的六年裡,前水警總部周圍被圍上圍板,路過的途人只知道圍板內工程進行中,但對於中標的長實打算怎樣「活化」前水警總部卻一無所知。當「活化」工程大功告成,拆下周圍的圍板後,路過的人才發現前水警總部原有的小山丘整個被鏟平了,山丘上種的百多棵七、八十年的老樹,除了幸免的
16
棵,全數被砍掉了。一句話,面目全非。
據悉由中標的私人發展商活化前水警總部的計劃是
2002
年的一次行政會議上決定的,但現在已成了政府施政的一項恆常政策。2007-2008
的施政報告正式把「活化」歷史建築物納入政府的施政範圍。2009-2010
的施政報告更高調宣佈「保育中環」,而其中一個項目是「活化」美利大廈,所謂「活化」則是把美利大廈改裝成酒店。項目將於
2011
招標,標書會列明保留大廈外牆、高架橋和樹木等,但卻不會列出開放大廈予公眾人士的條款。2007-2008
的施政報告煞有介事地說:「歷史建築物不應單單保存,而是應該活化」,又解釋活化即發揮歷史建築物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由前水警總部到美利大廈和灣仔警署,政府顯然已建立了一條「活化」方程式,即是透過招標,把香港的歷史建築物改建成酒店、食肆或購物商場等具經濟效益的設施,這條「活化」方程式除了為香港的大集團提供多一條財路,有甚麼社會效益?像前水警總部這被「活化」的歷史建築物有怎麼「歷史」可言?另一方面,美利大廈改建為酒店後,不用向公眾開放,原本屬於公眾的政府建築物變成私人地方,在社會上這些問題卻還未有討論。
今期的三篇專題文章分別討論香港的歷史、香港的公共空間和香港人是否快樂,香港的歷史一向被官方約簡成一個由漁村變國際金融中心的故事,在官方論述的陰影下,歷史建築物才會變成財團的生財工具;在官方論述的陰影下,電影創作折射出來的歷史反而更具啟發。另一方面,當原本隸屬公眾領域的歷史建築物也被私有化了,香港人還會快樂嗎?的確要快樂抗爭,抗爭才有快樂!
 本期文章
“香港人,你快樂嗎?” — 調查報告
回頁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