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曖昧 — 突破好/壞性界線的酷兒策略
胡世君
Rubin(1979) 在其性階層
(Sex Hierarchy)
模型中主張﹕
根據這個系統,「好的」、「正常的」、「自然的」性,理想地應該是異性戀的、婚內的、一對一的、生殖性的,及非商業性的。這應該是伴侶之間的、關係親密的、在同一代之內的,並且應該在家媯o生。這不應該包括色情、戀物物品、任何種類性玩具,或者男性跟女性以外的其他角色。(1979:
280-281)
我認為當我們引用
Gayle Rubin
的「性階層」為「好/壞」的性作出分析時,我們必須注意,他主張的好/壞的性都建基在「行為」之上,縱然心態是「壞」的(如很想一夜情、每天都渴望購買性服務),只要沒有實踐出來,人們往往不會嚴厲批評,有時甚至稱讚當事人道德高尚。就如決意守獨身的同性戀基督徒,他/她們也許會化身被教會表揚的「見證」。而某位愛購買性服務的男人,要是他在婚後「痛改前非」,他很可能被視為浪子回頭、對家庭負責任、恪守婚姻承諾的「好男人」。問題是,當人們的心很想「壞」,如涉及婚外情/性、同性戀等,但又不欲招致道德批判時,「曖昧」行為便可能是有效的游擊戰術。
何謂「曖昧」很難下一個清晰定義,但廣義而言,那可能是朋友之間做著既像情侶又像朋友的行為(如互相按摩、親暱的言語、二人經常獨處),又或待對方如情人般關懷備至(如經常噓寒問暖、管接管送)。說是朋友,大家又能透過種種曖昧行為獲得如情人般的快感,甚至埋下進一步「越軌」的伏筆。每當面對道德責難,又可推說那只是朋友間的正常互動。「曖昧」行為本身便弔詭跟界線模糊,儘管他人欲興問罪之師,也難免顯得「老鼠拉龜」。例如按摩涉及身體接觸,但那個程度/部位的接觸才跟「性(行為)」沾上邊?而假設你於零晨二時跑到酒吧將女友人送回家,你可能被疑問﹕「你倆有何關係,何以這麼緊張他/她?」但你仍可義正詞嚴﹕「她是我好朋友,難道我可見死不救?」
跟其他追求性/別平等的運動一樣,把界線模糊化是一種「酷兒」 (Queer)
策略,它有助從既定思維或道德論述中,尋索出更多可能性,游走界線內外,成為突破防線的一支奇兵。就如同志在爭取平權之時,他/她們或會提出「任何人都有同性戀/異性戀的可能」的主張,即異性戀者或於某年某月某日變成同志,反之亦然。只要性取向非永琱變,你我「可攣可直」,異性戀常規性(Heteronormativity)不再滴水不進,同志便可進一步質疑異性戀霸權的合理性。
當然,我猜想大多數「玩曖昧」的人均志不在爭取性/別平等或性解放。然而那管動機為何,他/她們的行為卻在某程度上鬆動了「性階層」的道德論述,甚至挑戰著性階層模型本身 — 道德界線可以被劃分、被清楚分野?我們又真的可透過相關界線去判斷某人某事的道德高下嗎?
參考書目﹕
Rubin, Gayle(1979). Thinking Sex: Notes for a Radical Theory of the Politics of Sexuality. In Pleasure and Danger: Exploring Female Sexuality. Edited by Carole S. Vance(1992). Pandora Press. P. 268-319.
 本期文章
傳媒 — 是製造世代矛盾的幫兇? (阮兆倫)
為甚麼總是做不好份工?犬儒社會的文化研究 (許寶強)
六七暴動的「創傷」 (葉蔭聰)
「改良民主」,溫水煮蛙:新民主運動下一階段的挑戰 (陳清僑)
「中年危機」論政改 (安徒)
小販拉雁輕銗薔D政治的最佳盟友 (馬國明)
如今,民主程序和選擇守則還重要嗎? (許寶強)
「政壇雷曼」與民主的道德經濟 (安徒)
尋回實踐勇氣 (葉蔭聰)
傳媒直播的反思 (梁旭明)
回頁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