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廣廈千百間
到街市買R被人「呃秤」可以向海關舉報,後者可以拘捕「呃秤」的商販並加以檢控。證據確鑿時「扼秤」者除了罰款外,更可被判入獄。街市商販「呃秤」涉及的金額一般是十元八塊,但「呃秤」是欺詐,即使是十元八塊也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問題是在香港「呃秤」的事例不只在街市發生。地產商每年推出的新樓盤便經常「呃秤」,任何人都知道樓宇單位的「實用面積」必定小於地產商印製的售樓書列明的「建築面積」。樓宇的售價以百萬,甚至千萬計,樓宇「呃秤」涉及的金額遠遠超出街市商販「呃秤」的十元八塊;「呃秤」十元八塊的要負上刑責,百萬、千萬的「呃秤」卻毋須負上刑責,香港的地產商不但主宰特首選舉和功能團體選舉,還好像主宰了法律。香港的地產商更加主宰了香港的居住環境,由屏風樓、發水樓、縮水樓、牙簽樓等到西九那種生人勿近的「門禁社區」全是地產商近年帶到香港城市的不速之客。
九七之後,香港的地產商已發展成為一個寡頭集團並不斷向政府施壓推行有利地產商的政策;活化工廈和降低強拍門檻不過是最近的例子而已。當北京方面極力維護功能組別這種向商界輸送利益的制度時,地產商的勢力只會有增無減。在這種情形下,認識公屋這種暫時仍不受地產商主宰的居住環境便更顯重要。今期的三篇專題文章分別寫已拆卸的石峽尾七層徙置大廈和即將拆卸的蘇屋村,還有仍然興旺的屯門湖景h,三篇文章從不同的維度寫出不受地產商制約的城市空間,居民以其慧眼生活出適合居住的城市空間。石峽尾的七層徙置大廈可以容納賣「飛機欖」的小販,後者為徙置區的區民平添了生活上點點滴滴的情趣。地產商的屏風樓不但阻礙空氣流通,還把每戶人家困在自己的家裡。唐朝著名詩人杜甫慨嘆:「安得廣廈千百間」,今日事情複雜得多,我們更要注意是甚麼廣廈,是令人窒息的廣廈,還是可以讓小市民自行進行空間實踐的大廈。
 本期文章
夢想的家
公屋居民的生活形式
回頁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