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常常予人的感覺是光說不練,彷彿像一位不食人間煙火的知識分子,終日躲在用書本築起的圍牆內,埋首透過文字向外界指指點點,但總帶來不了絲毫的改變。然後,對傅柯來說,評論與批判都是一種不止於辨明是非的實踐,還是揭示支撐著我們習以為常的思考模式和未經反省的前設。萌芽於錯綜複雜的脈絡裡的社會變革,都需要一種新的語言去想像和經驗。這欄歡迎任何類型的評論文章,字數建議為1000至1500。
 本期文章
“現代夢”的別樣回聲:鄉村建設的資源與矛盾
(杜潔 潘家恩)
香港新界原居民特權身份的歴史建構過程 (鄭家駒)
論《戰狼300》— 是自由人,還是意識形態作祟? (胡世君)
作為中國隱喻的《唐山大地震》 (曾健德)
地產霸權與地區貧窮 (梁旭明)
僅是歷史?由《毛澤東治下的大饑荒》談起 (葉蔭聰)
兒戲預算案 玩假政務官 (許寶強)
六千港元如何撕裂族群? (安徒)
又如何解讀「盲搶鹽」? (小曹)
回頁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