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SLN

Download

小克•談創作

訪問/ 整理: 張秋玉、趙綺鈴


圖片由小克提供

小克是香港著名的畫家、填詞人,最為人熟悉的作品有聾貓漫畫系列和填詞作品《如果我是陳奕迅》,更獲2009《我最喜愛的歌曲》獎。自2004年起小克漫畫作品於《東touch》雜誌專欄連載,及後更結集成《偽科學鑑證》系列。他的創作路,看似平坦,作品受大眾歡迎外,事業更扶搖直上,有大量的商業合作機會。大家都不禁希望了解箇中的玄機。

其實,並沒有巧妙的契機和計算。小克,只是憑一份率真,開始了他的創作生涯。

尊重自己的靈魂

小克,並沒有「選擇」過自己要走的路。在創作面前,他沒有「選擇」的餘地。因為,對他而言,他根本就是注定要創作。

「自4、5歲左右,由簡單的臨摹開始,畫加菲貓等卡通人物,我就開始鍾情畫畫。長大後,我根本沒有『考慮』應否走創作這條路、或以創作維生之類的問題,就已經開始創作了,至今從沒有間斷。因為我實在太喜歡創作了。

小時候自學畫畫,很快就掌握了箇中技巧,而且畫得不錯。我一直相信,這是前世遺留下的記憶,由上一世一直延續,成就了今天的我。今天我們要尊重自己的靈魂,從事自己真正認定和適合自己的工作。如果勉強要我從事投資炒賣,我也不會幹得出色,因為我根本沒有那種思維和興趣,也不認同投機的價值。人生很短暫,大家都沒有時間做一些違背自己的事情。

『讀書壓力』從沒有影響我的創作。換句話說,我從小就意識到自己太喜歡畫畫,並沒花太多精力應付考試,哈哈。幸好,家人給予很大的自由和鼓勵。後來,更於香港理工大學攻讀設計。

在香港這地方,子女的出路,父母的決定是其中一個很大的影響因素。幸好,我並沒有這個壓力。」

在香港做香港的創作

「沒有一個地方不能,或不適合創作。我認為每一個人在每一個地方都能夠創作。」一番儼如老師對學生的訓話,道出小克對創作的理解,以及如何蘊釀出一些充滿地道香港味道的創作。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氣質,亦因此培育出不同特色的藝術家。以我為例,小時候,在香港住的地方很小,沒有足夠空間做大型的創作,如油畫、裝置藝術等。因為這一個『局限』,我做的都是『適合香港』的創作,有紙有筆就可以了,那就是漫畫。」

香港塑造了小克的創作模式,也賦予他創作靈感。

「說來很老土,可這是真實的,我的創作靈感來源主要是生活、自己的經歷、與不同朋友交談的內容等,創作的題材都是來自生活的點滴。

我希望透過作品保留文化意義與香港特色,亦會提出對社會的不滿,搞下爛gag諷刺香港人『唔好掛住搵錢』1,這些都是藝術家的社會責任。」

現居於杭州的小克,作品仍然主要於香港發表,並以香港為題材,他認為即使人在他方,只要心繫香港,對其創作亦沒有太大影響。

「現時的資訊科技那麼發達,一開電腦看facebook、看新聞,香港發生什麼事都一目了然。而且,我不是在杭州長大,並沒有他們根深柢固的文化根基,我始終是一個外來者,未能融入當地的文化。其實杭州與香港的距離,對我的創作沒有多大的影響。我喜歡,而又能做的都是以香港的人和事作為創作題材。

還有,自從於理工大學畢業後,沒有打過一份工,一直專注創作,或接一些freelance工作。生活節奏一直都很慢,因此現在於杭州生活,都沒有不適應的地方。」

商業合作與個人創作的平衡

「我不時與商業機構合作,當中有不少需要磨合的地方。其實商業與藝術沒有矛盾的地方,但是整個合作過程中,需要取得平衡。」平衡一指商業及藝術上的平衡,二指個人的「心理平衡」。

「與商業機構合作時,作為一個藝術上的合作伙伴,我需要為客人提供藝術角度的意見,如何令廣告能呈現美感與創意,或沒有那麼 hard sell等。當中須要於商業及藝術之間取得平衡。不一定每次合作都能取得理想的平衡,因此,每一個合作項目都是一次新的挑戰。

此外,在商業合作和個人創作之間,我們必須了解自己的角色。例如與商業機構合作,我的角色是為客戶達成目標,藉著廣告刺激產品或服務的銷售,而讀者一般為普羅大眾,廣告的信息便需要調整得比較淺白易明。因此,我們無需埋怨客戶不理解自己的創作,也不需因而感到不快。因為與商業機構合作,就是受聘為客戶解決困難,客戶當然有其要求。反之個人創作就沒有客戶的「掣肘」,可以專注於藝術上追求及造詣。

但同時,我亦會保護自己的創作。例如有財務公司希望與聾貓合作推出宣傳廣告,但我認為財務公司所宣傳的價值與聾貓的形象不一致,我亦會為聾貓推辭這一類工作,有時候,我的角色就像經理人一樣。

工作的目的,我分得比較清楚;有的為生計,有的為興趣。幸好,我是一個比較多產的創作人,因此不會因為某一些作品未能達到完美而感到不快,這些意念都可以用於個人創作上,可算是讓心理『平衡』一點。」

無法計算的回報

要於個人藝術的創作上加入商業考慮,對小克而言是不可能的。因為,他創作為的是表達自己和對藝術的追求,回報對他而言是預計以外的獎勵。

「從事任何類型的藝術創作時,我亦沒有考慮下一步該如何把『作品』轉化成具市場價值的『商品』。完成創作後,角色受大眾歡迎只是一個 bonus,這一點從來都不能預計。

其實我較喜歡Bitbit兔仔,因為Bitbit兔仔的故事比較有內涵,可是聾貓卻意外地大受歡迎。我以聾貓拋磚引玉,吸引喜歡聾貓的人買我的書,繼而多了解Bitbit兔仔,也了解他的故事。」

因聾貓大受歡迎,小克繼而擔任產品設計師,為聾貓推出一系列的產品。他透露經營產品概念店有一定困難,但讀者們的支持驅使他繼續經營這門生意。

「漫畫附帶推出商品成為近年趨勢,不過推出商品並不一定賺錢。其實,售賣商品基本上不能獲利,因為香港市場太小,而租金太貴,大部份的收入都是用於支付店舖的租金。可是,商品定價太貴的話,銷路自然下降。因此,我們的商店仍然處於虧蝕的狀態。旺角的分店都已經關掉了。可是,讀者看過我的漫畫,再擁有他們喜歡的角色的玩偶,他們的喜悅使我有動力繼續堅持經營這門生意,這是一個很大的滿足感。」

小克認為上天永遠是公平的,而所謂的「回報」並不只是金錢名利。

「只要你用心、投放感情於作品上,上天總會以各樣的方法給你回報,不一定是金錢名利,可能是因為你的作品,讓家人關係得以改善等。因為作品是否受歡迎,都無法計算的,藝術家可以做的就是繼續努力創作,你有多努力,上天都會給予回報的。」

忠於自己的創作

有說在香港創作難,沒有空間,沒有支持。可是小克卻認為,現在的狀態已經很理想的。從心創作,他很滿足,也很快樂。

「因為我創作的都是非常本土的東西,並沒有期望我的作品要衝出香港,很多時候本地人才最懂得欣賞我的作品。例如我的作品在日本很紅,但他們不明白部份內容,這樣其實沒有意思。我的作品有香港人欣賞才令我感到滿足,而且各個國家都有自己本土的漫畫,大家都各有特色,這不是更好嗎?

其實現在已經處於最理想的狀態了。只要一想到創作的意念,就可以坦誠地透過藝術表達當下最深刻的感受,這可說是藝術家的使命。其實只要有一些話想透過創作表達出來,就開始吧!根本沒有什麼事情需要考慮,而且沒有人可以阻止你創作的。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空間,都有創作的可能。我連自己創作什麼都沒有太仔細的考慮,只要一切都是從心喜歡的,就開始做吧。因此,你會發現我有多方面的發展,一時畫漫畫,一時寫歌詞,每天的工作都不一樣。創作的生活其實有點像冒險一樣,每一天都是一個新的挑戰。嗯,其實創作與否,是很視乎個人的性格,如果你喜愛冒險的,就願意走創作的路。」

後記:還未實現的計劃

我倆雖素未謀面,但小克卻主動給我很大的鼓勵。他問我可有考慮創作,我告訴他我也有這樣的計劃,可是因為自己的惰性,而遲遲未開始。他回覆:

「老實說,我也很懶,但也沒有防礙我的創作。我的創作多是長約兩頁的短篇漫畫。但其實,我也很希望可以多做一點長篇創作,如科幻小說等。因為做太多同類的作品,也會感到納悶,想要嘗試一樣新的創作類型和元素。」

他所說的創作,是任何時間、地方都可以發生,連懶惰的人都有懶惰的創作方法,繼而衍生出獨有的特色。

也許,不同專業的人都會有一份難以自控的執著和堅持,只想專注某一項專業,認為有這樣的熱忱和專注才能有出色的成就。

我想,也許我們顧慮太多,也計算太多,沒有為自己的喜好打算過,就害怕失敗、憂心生計。憑一份單純、率真,尊重自己,真誠地生活,在香港並不是一個天馬行空的奇想;可是,要實踐理想,也不是聽天由命、不費心神就可以達到的。需要的,還有毅力。

「總而言之,一切都是自己的選擇,沒有誰可以迫你作任何決定。

說真的,從事創作是很難熬的,創作需要花很多時間和精力,可能比一般工作更勞心勞力,而且創作初期不一定有人賞識,接到工作又可能被人『走數』。說到底,就是要視乎你有多喜愛創作,生活的保障(或金錢)重要,還是堅持創作比較重要呢? 只要你喜歡創作的話,就自然有動力走下去。」

1. 「搞下爛gag」、「唔好掛住搵錢」為香港用語,前者意指講講爛笑話,後者意思為別只顧著賺錢。

 


黑洞,圖/文:假字人


華南虎的一天,Illusration by 小克


水彩,Illusration by 小克


廣東童謠,Illusration by 小克


阿膨達,Illusration by 小克


熱帶雨林遊記,Illusration by 小克


,Illusration by 小克

插圖由小克提供

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