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SLN


Download

極度惶恐的導演──郭子健

文:林喜兒

 

導演是怎樣鍊成的?

郭子健自小喜歡看電影,吳宇森的《英雄本色》看過一千次,令他明白「電影導演」是甚麼一回事,後來從事美術工作,輾轉加入電影圈,當編劇當副導,2007年執導第一齣作品《野.良犬》,導演之路看來是循序漸進式,可是他說「每天也想離開,拍電影實在太痛苦。」然而,電影確實有神奇的力量,郭子健還好端端的在拍電影,因為他還很迷失。

1
(圖片取自:http://news.cnnb.com.cn/system/2009/04/19/006073073.shtml

《野.良犬》、《 青苔》、《 打擋台》、《 為你鐘情》,郭子健的四齣作品,有沒有一個共通點?郭子健自己說 :「來來去去都只是說一個命題,就是迷失。」
他說自己是長時間處出迷失狀態,執導了五齣電影,第二部作品《青苔》拿了新晉導演,第三部作品《打擋台》拿了最佳電影,更得到周星馳賞識拍了部《新大話西遊》,即使成績得到肯定,他說今天拍電影還是經常處於惶恐,「拍電影的過程很痛苦,每天也想離開,卻又不懂走,唯有捱下去。」很多人會說結果不重要,最重要是過程,郭子健才不相信這個說法,「我只是看著一個目標,然後捱下去。」看過電影《Click》(命運自選台)嗎?郭子健說假若可像電影中的主角,拿著遙控器按Fast forward便好了。現實中他每次都在迷失的狀態下完成作品,迷迷糊糊、跌跌撞撞,為的是要完成心中一個”look”。「這個look未必一定是具體的一個形像,是由主題帶出成件事,這不是理性、有邏輯的方法。」

郭子健尋找的這個”look“,好像都是舊舊地,《打擂台》中七十年代的武館、《為你鍾情》回到八十年,「只是在美術風格上偏向懷舊,我總是偏好不是現在式的東西,或許這是因為我對於活在現實的這個年代感到不安,大概是一種逃避,電影就是反映內心世界。」不過郭子健強調他是以懷舊look說不懷舊的故事,他的電影沒有偏袒過去, 沒有宣揚從前一定是最美好的,反而是展望未來,「打擂台便是叫大家向前看,我們緬懷過去,也要懂得放下。」

今天我們都在說從前的港產片怎樣風光、怎樣稱霸,今天怎樣沒有了港產片,沒有了本土電影,「一直認為沒有所謂本土不本土,從前不是有一段時間粵語片也被國語片取替嗎?記得龍剛導演說過,只要有人看電影,就有拍電影的需要,電影沒人看只能怪自己拍得不好,我一直相信這句說話。今天我們說八九十年代的港產片怎樣蓬勃、怎樣百花齊放,其實那時沒有限制嗎?台灣大賣我們便加台灣演員、錄影帶興盛又會遷就一下,香港電影從來都是雜種,是三不像,抄襲外國、加中日韓演員,我們何時有過純正的香港電影,越三不像才是香港電影。」郭子健說從前電影圈蓬勃,沒有人覺得有問題,遇到了難關,才有人提出甚麼是香港電影。「二千年入行的時候,很多人對我說現在入行是浪費時間,到2012年的今天依然有人說電影玩完了。」

2
(圖片取自:http://movie.mtime.com/126140/posters_and_images/1593014/

可是《打擂台》的成功,大家都認定是一次回歸港產電影情懷的最佳示範作,郭子健對此不以為然,「當晚獲獎後的第一個訪問,我便說這其實是精神可嘉獎,電影在技巧上是不能跟同期電影相比,我只是拍了一部自己很想拍的電影而又合格地完成了。」《打擋台》在第三十屈香港電影金像獎拿了《最佳電影》,還拿了最佳男女配角及最佳原創電影音樂共四個獎項,「這也是事來運到,大圍社會彌漫若這種氣氛,打擋台就像是打倒巨人一樣。」雖然已是第三部作品,又拿了獎,一刻的興奮過後,又再次回到惶恐的狀態,「心想這次成功,隨後一定有壞事跟著來,就是我所說每次拍戲的過程都是一樣,開戲時很興奮,然後開始驚,拍攝時很痛苦,完成後又很迷失。」

郭子健說自己是個肥仔,可是每次完成作品都會瘦十幾磅,這陣子他剛完成新戲的劇本,是關於消防員的故事,「一直很想拍消防員,其中一個原因是身邊有一個從小認識的朋友,從來認為他不甚出色,不過今天他已成了消防分區局長,他跟我說在火警現場,最危險的不是火,而是煙。」郭子健說,雖然消防員的故事拍過很多,從這個角度出發,應該是第一次,「其實香港也是籠罩在未知的濃煙中。」如他所說,他的電影,都是關於迷失,不過最後總能甦醒過來,「迷失不緊要,最重要是不要放棄,只要你很想很想做一件事,你便要決意去做,一直一直做下去,過程中其他東西會自自然然出現去配合,只要你不放棄,最終一定會得到你想要的,如果你在某一刻覺得失敗了而放棄,就是你不夠堅持。」這就是郭子健說的只看結果,即使在跑道上有眾多障礙,過程是如何痛苦又迷失,只要望著終點捱下去,最終也會到達終點,然後又開始另一旅程。

「終日也是在迷失的狀態,其實大部份創作人也有這種不安感,所以繼續痛苦也不是一件壞事。」



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