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三年尾,灣仔會議展覽中心舉辦了一場「世紀婚禮」,婚禮過後,社交網站面書(Facebook)盡是出席婚禮者的感想,亦不乏當晚拍攝的照片。據聞婚禮的主角,周旋於婚禮的嘉賓當中時,不忘拍攝,並即時上載到自己的面書,儼然是直播婚禮。當今世代處於Web 2.0 的年代,影像無處不在。但假如十九世紀初,攝影技術剛發明時,發明者根據今日的知識版權條例,取得專利,壟斷攝影技術,今天會否仍是影像無處不在?當然缺少互聯網,影像不可能無處不在。攝影和互聯網這兩種技術,相隔差不多兩個世紀,但卻是異曲同工,兩者都因為公開相關的技術而日新月異。
前言
攝影、藝術與歷史 (徐銘芝)
即拍攝影小史到網絡世界 (王振煥)
攝影與歷史 (鄒仲安)
MCS十周年 遊走於體制內外:文化研究與成人教育的回顧與前瞻 第二場:身體、情感與技藝的教育 第一節:戲劇、音 樂、身體、藝術 第二節:農藝生態、飲食生活、社區導賞、宗教靈性 第三節:討論環節
Reflecting upon the 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 in Hong Kong: A Cultural Economy’s Perspective (Wong Wai-kwok Benson)
How true is the famous Hong Kong popular saying“There Is only entertainment circle in HK, no music scene”today? ‐ An articulation of the production, consumption And regulations of a HK pop song. (Chow Pok-yin Adrian)
「平等分享行動」在社會上的經濟及文化角色 (曾醒祥)
一個社區,兩個空間 (盧樂謙)
文明邏輯裏的雜音 (葉蔭聰)
社會的自我保衛——電視發牌風雲的啟示 (許寶強)
香港行人專用區政策研究,以西洋菜街為例 (魏天沛)
瀏覽總人數 :
本網站採用共享創意 署名-非商業性 -相同方式共享 3.0 香港 授權條款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