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從出題角度思考
文章日期:2008年9月3日
聖公會白約翰會督中學 曹文翬老師@Cult
通
插畫︰彭彭@Cult 通

教學經歷設計
流程 |
目標 |
教學內容 |
1 |
了解資料內容 |
派發資料一*二予每位同學閱讀 |
2 |
了解答案內容 |
派發答案一或二給資料一或二的同學並請同學閱讀 |
3 |
讓同學思考資料和答案之間相關性 |
請同學嘗試用資料與答案的內容設計一條能連繫兩者的相關題目 |
4 |
讓其他同學參與解題 |
只讓同學交換手上的資料及自己設計的題目,然後嘗試解答 |
5 |
同學間互相持平評估 |
完成後再把手寫答案交換,然後請設計題目的同學評改 |
6 |
透過對話讓同學互相檢討及反思 |
評改後請同學互相解釋評改準則及交換手上的建議答案。 |
7 |
老師最後的解說有助同學了解課堂目的及鞏固技巧內容 |
老師解說設計題目的原則及解題時應注意的事項。 |
*教材例子
資料一
可口可樂公司的主席暨行政總裁相信公司一定要全心全意投入在各地的地方運作。可口可樂公司投入地方市場,並留意不同地方的人民的口味和文化背景,關注他們喜歡在甚麼地方和怎樣喝飲料。 |
節引自:
The Coca-Cola Company Worldwide website – Heritage Timeline,
<http://www2.coca-cola.com/ourcompany/ourheritage.html> [下載日期:2003年5月7日]。
老師建議答案一
在很大程度上,我同意可口可樂推動了文化全球化,正如資料一所提及,可口可樂公司為投入地方市場會留意不同地方的人民口味和文化背景。這有利於公司在設計飲料的口味上有一定的彈性並符口不同市場的需求。當可口可樂進佔不同地區的市場後就自然型成全球一種飲可樂的文化,因此這是文化全球化的一種表現。
然而可口可樂這種跨國公司的營運模式會相對令不同地區的文化受到衝擊,例如香港新一代兒童和年青人就普遍喜歡飲汽水而非傳統廣東的涼茶飲品。這對不同地區的傳統文化傳承造成破壞。
因此可口可樂雖然推動了文化全球化,但這只是單一的文化全球化,最終世界上不同地區多元的傳統文化會因而被破壞。 |
同學設計的題目︰
參考資料一,在何等程度上,你同意可口可樂推動了文化全球化?試加以解釋。
老師解畫︰
我們通識科的老師很多時候都會聽到學生埋怨考試或做功課時不能連結資料內容與問題,遇上這種情況,老師一般歸咎於同學操練題目的數量不足,要不然就是學生溫習效率不佳。絕少想到原來老師們在設計功課或考試題目時,其實也是先有「答案」、再找相關「資料」,然後「出題」的次序。這個次序看似理所當然,實質就是老師們自己學習如何令題目與資料「合情合理」的過程,也同時是同學從未經歷的過程。這一個經驗的差異往往令同學在「解題」時上出現「誤讀」,「答題」時則「反覆背誦筆記內容」而未能針對題目。以上的課堂設計主要是針對同學在應試或做功課時可以從出題者的角度思考題目想問的到底是甚麼內容?答案與問題設計上到底有何關聯?同學亦可從相互互動中學習到如何捉摸不同設題者的思路從而分辨高下。老師亦可以安排數個答案範本令同學了解同一則資料可有不同類型問法,加深對解題方法了解。
其他文章
回頁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