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SLN


其他文章

9 看圖也可學通識?

文章︰康翠顏@Cult
插畫︰彭彭@Cult


新高中通識科的課程宗旨希望培養學生多角度視野、批判思考、創造力及尊重多元文化等能力和態度。要達到以上的目標,除了要求學生閱讀不同觀點的文章及利用不同的思考工具進行思維訓練外,還要培養他們仔細觀察的習慣。每天我們不自覺地接收大量信息,尤其是圖像。而基於我們的文化背景、接收資訊的習慣及某種信息出現的次數,我們會選擇接收和拒絕部分信息。久而久之,影響我們對社會現象的理解。當我們要求學生講出他們對事情的看法時,他們通常都會答︰「我覺得…」,但被問到為什麼有這種感覺的時候,他們會答「不知道」。這是因為大部分學生都只是接收表面的信息,未能閱讀信息背後的真正意思。這次教學流程針對這問題,設計了一個簡單易用的觀察練習,藉以讓學生了解形成他們感覺背後的種種原因。這個框架亦可用於分析廣告、短片或漫畫。

圖片題工作紙

單元三︰現代中國

探討議題︰改革開放下的中國農民 (選擇的圖片應與討論議題有關)

圖片的背景︰

圖中正在發生什麼事?(線索)

圖中有兩個男子在聊天,圖左的男子向身旁的朋友炫耀他從香港買回來的新皮鞋。

他們身處什麼地方?(線索)

田邊/農地旁,圖中可見兩個男子背後是一片農田,而男子身邊有一只雞。

圖片的時代背景(何時)?(線索)

改革開放後,部分的農民富裕起來,他們可以參加自由行或旅行團到香港旅遊,圖中農民說自己的皮鞋是在香港買的。

圖片的人物描述︰

圖中的人物是什麼身份? (線索)

農民或大陸人,因為他們蹲在地上。/ 他們身處田邊。

誰是主角?誰是配角?

穿皮鞋的農民是主角。另一位是配角。

人物特徵的描述︰

外貌︰

圖左的男子︰容光煥發, 身材魁梧;圖右的男子︰瘦削、相對圖左的男子較矮小。

神態/表情︰

圖左的男子︰趾高氣揚/眉飛色舞/充滿自信;圖右的男子則以羨慕的目光看著他的同伴 / 沒精打采。

動作︰

蹲在地上。

行為︰

穿皮鞋的農民向同伴炫耀他新買的皮鞋。

衣著︰

他們穿的是粗糙、簡單的汗衣,左邊的男子穿著皮鞋,右邊的穿著布鞋。

語氣︰

圖左的男子︰充滿自信

如果是彩色圖畫/短片/廣告,可加入以下幾項︰

(老師可按探討主題隨時增加或減少觀察項目)

圖畫中顏色的配搭給你一種什麼感覺?

 

片中的音樂配合畫面產生什麼效果?

 

延伸題︰(目的是讓學生了解他們對某類人物的文化想像,從而影響他們對議題的理解,建議老師在同學完成工作紙後,將問題寫出黑板與他們一起討論。)

例子︰圖中的兩位農民,哪位最符合你心目中的農民形象?為什麼?

教學流程︰

 

內容

作用

1

老師先以簡報將圖片播放給同學看,讓同學隨意說說他們看見什麼。

令課堂氣氛變得輕鬆,使同學們投入之後的討論。

2.

老師派發工作紙,讓同學仔細觀察,根據指導問題填寫各項細節。 

使學生明白觀察需留意細節

3.

老師與學生討論觀察結果,並反問他們答案背後的原因。 

讓學生習慣回答問題要提供論據,同時老師協助同學了解他們答案背後所持的價值觀。

4.

安排家課給學生,以「改革開放下的農民」為題找一張圖片,參考課堂練習,詳細紀錄圖片細節,並嘗試分析背後的隱含的意思。 

重複練習鞏固課堂所學。

 


其他文章

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