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媒體的年代,很難想像古老的印刷術代表著大眾傳播的發軔。印刷術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但中國幾千年來的小農經濟的社會格局,完全埋沒了印刷術這種新技術。在歐洲,德國人吉騰堡於1439年發明活版印刷時,正值文藝復興;這種新技術馬上被用作印制大量書籍。有眼光的商人索性印制以歐洲各國口語寫成的作品,間接把英、法、西、意、德等國家的文字統一外,更直接催生了閱讀這些不同文字的閱讀群體。Benedict Anderson在其著作Imagined Community一書裡指出,現代的民族觀念正好源於閱讀同一文字的閱讀群體 。
如果古老的印刷技術已足以做成翻天覆地的社會轉變,今天當新媒體的技術和運作日新月異,相應的社會轉變又是甚麼面貎?今期的三篇專題文章雖然沒有直接解答剛提出的問題,但針對當前的社會轉變,三篇專題文章至少能讓人窺見社會轉變的一鱗半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