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SLN


 

媒體和社會轉變

 


在新媒體的年代,很難想像古老的印刷術代表著大眾傳播的發軔。印刷術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但中國幾千年來的小農經濟的社會格局,完全埋沒了印刷術這種新技術。在歐洲,德國人吉騰堡於1439年發明活版印刷時,正值文藝復興;這種新技術馬上被用作印制大量書籍。有眼光的商人索性印制以歐洲各國口語寫成的作品,間接把英、法、西、意、德等國家的文字統一外,更直接催生了閱讀這些不同文字的閱讀群體。Benedict Anderson在其著作Imagined Community一書裡指出,現代的民族觀念正好源於閱讀同一文字的閱讀群體 。 如果古老的印刷技術已足以做成翻天覆地的社會轉變,今天當新媒體的技術和運作日新月異,相應的社會轉變又是甚麼面貎?今期的三篇專題文章雖然沒有直接解答剛提出的問題,但針對當前的社會轉變,三篇專題文章至少能讓人窺見社會轉變的一鱗半爪。


bullet

前言

bullet

全球化媒體奇觀:分析二零一四世界盃的虛假面孔 (劉遠強)

bullet

新媒體上的社會運動──以台灣「解放乳頭」運動為例 (陳嘉敏)

bullet

 

 

 


bullet

顛覆巨人的革命?無線電視J2於本地電視業 發展 的時代意義 (蔡俊業)

bullet

討論海德格爾對學習的見解 (林俊傑)

bullet

凝視的客體?還是慾望的主體?分析流行文化中的女性身體 ──以 流行歌手蔡依林為例 (文己翎)

bullet

從「港女喪 搶名牌煲」事件看消費文化與生活風格的關係及其轉變 (關懷遠)

bullet

Media Victimization (唐淑莊)

bullet

回應強世功「去殖化」觀點 (羅永生)

bullet

大學的「常規」 (葉蔭聰)

bullet

傘運創傷與情感政治 (許寶強)

 

 


bullet

國家機器 (麥樂文)

 

 

 

 

瀏覽總人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