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SLN


文化研究的學生大概都會碰到如何定義文化研究的問題,這問題自然並不容易回答。一種回答的方式是指出文化研究不是甚麼:例如Meaghan Morris的名句:「文化研究不是研究文化」(“Cultural Studies is not the study of Culture”),她指的文化,就是一般人理解的所謂「中國文化」、「西方文化」之類的東西;Lawrence Grossberg亦曾指出文化研究不是由特定的研究對象,例如普及文化、電影電視等所界定的。

然而,僅僅指出文化研究不是甚麼,仍未能完全回答應如何定義文化研究的問題。為此,我們還得指出文化研究是甚麼。這可以分別從甚麼是文化研究中的「文化」、做文化研究的方法、文化研究的不同軌跡和文化政治,以至文化研究分析中經常採用的概念等來討論。

本欄借介紹文化研究分析中經常採用的概念,並把這些概念置放在本土的具體社會脈絡中,嘗試逐步梳理文化研究的一些分析方法及角度,祈望能對如何界定香港的文化研究作一點補充。

本欄每期會介紹一至兩個關鍵的概念,部分是建基於嶺大文化研究學生的閱讀報告之上,部分引用已出版的中文材料,部分則由編輯根據已出版的英文材料改寫。由於我們的主要目的是把概念放置在香港獨特的社會脈絡中去理解它的意義和可能應用,而不在於提出一個對這些概念的權威性理解,因此我們介紹的盡量包括不同學說對這些關鍵概念的理解。在書寫表述方面則以多篇短小的文章為主,倘對這概念的討論有所遺漏,也可以隨時(更歡迎讀者)補充。


Ideology 公共領域 Governmentality 博雅教育
Hegemony 歷史的概念 名校生 香港的「本土性」和「本土論述」
Disciplinary Power 身份政治 大排檔
Public Space in Hong Kong
記憶 自由 國民教育
香港行人專用區政策研究,以西洋菜街為例
身體政治 新聞自由 攝影
電視在香港
情色 說故事 香港電影
電視廣播
State 世代 香港迪士尼樂園
大牌檔
後殖民主義 文化產業 歷史的物質性
周星馳電影
空間 主體性 持續進修
回憶
時間 日常生活的對策 天際的街道
美國夢
國族認同 八十後 電子版清明上河圖 廣東流行曲
粵語的政治 魔幻現實主義
港鐵的路線發展 國家機器
版權與言論自由      

本期關鍵詞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