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SLN


 

不能忽視的記憶

圖: https://i.ytimg.com/vi/Kk6gfAtwZ7Q/hqdefault.jpg

二零零六年的保衛天星和皇后碼頭運動,雖然最終無功而還,卻令「集體回憶」一詞在隨後的兩、三年裏成了香港社會的常用詞。當然在香港這個缺學無思的社會裏,當人們對「集體回憶」一詞的具體意思還未弄清楚時,這一詞彙有如一架已起飛的飛機,漸漸遠離人們的視線。但記憶或回憶剛好就是那架起飛的飛機,即使遠離人們的視線,機上的飛行人員必須不斷跟所經空域的管理員保持聯繫。「集體回憶」一詞或許已遠離香港社會的視線,但所有人都須跟它保持聯繫,尤其是今天社會的不同社會力量正在改寫我們的回憶。今期的三篇專題文章,林曉晴的〈底片與回憶〉探討的是科技的影響,文章一開始便指出在數碼攝影還未普及前,人們用菲林拍攝照片,由於菲林本身和沖灑菲林都要花費,因而會珍惜菲林,不會像現時般,動輒便按下手提電話的快門。林曉晴指出菲林拍攝的照片是記憶的載體,而數碼攝影做成的照片氾濫,令後者不再是記憶的載體,而不過是一瞬即逝的資訊。

bullet

前言

bullet

底片與回憶 (林曉晴)

bullet

被揀選的回憶 (謝佩杏)

bullet

記憶的味道 (陳煥霏)

 

 


bullet

從研讀Michel Foucault的「治理術」(Governmentality)概念,反思自己作為社會工作者的經驗 (梁德輝)

bullet

公共空間與庶民生活的連結 ──以重奪餘樂里公共空間為例 (陳嘉敏)

bullet

Food and Fun for Children: A Circuit of Culture Study of Kinder Egg (LI Siu-cheong)

bullet

機場(不)是商場──「航空城」與機場北商業區計劃 (麥樂文)

bullet

虛擬與真實:資訊科技如何形塑當下的香港教育 (張詠然)

bullet 人即故事,重讀班雅明《說故事的人》 (古卓嵐)
bullet 讓歷史消失的文化 (安徒)
bullet 無牌才讀書 有校而不學 (許寶強)

bullet

讀《滿洲國の實相與幻象》中史──「小和解」工具? (葉蔭聰)

 

 


bullet

斜槓族 Slashie (彭正雄)

 

瀏覽總人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