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人生如戲劇」,但隨便問一位剛畢業的大學生,認識那些劇作家,答案可能是寥寥幾人。但如果問題轉為電影導演,答案肯定大為不同。雖然戲劇由來己久,但顯然已成為少眾藝術;某些電影也是少眾藝術,但一齣電影可以同步在世界多個城市上演,電影這種特質令大多數電影都追求最多的觀眾觀賞。如果「人生如戲劇」,探討電影和人生便更加直接。
前言
《一念無明》:一個人的生存狀態,更是一個城市的狀態 (張詠然)
《餃子》與後九七 (曾曉琳)
現實與幻想--交融論電影的暴力美學 (陳婉怡)
Modern Educayshun的啟示──從恐懼女性主義心理到課室政治的省思 (古卓嵐)
論日本主婦--性別二元分化下的危機 (吳汶諾)
當代中國民族主義考察──以在港內地留學生的認同情感為個案 (紀志帆)
從《報告NASA,大大大大大鑊了 !》反思中介、經驗、感知與處理媒體信息的關係 (邵綺琪)
擋不住的城市遷移流動——聽新來港婦女的故事 (鄧婉晴)
瀏覽總人數 :
本網站採用共享創意 署名-非商業性 -相同方式共享 3.0 香港 授權條款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