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成就

公眾科學項目集腋成裘 保育香港獨有動物

Img

 

作為一所博雅大學,嶺大在教學方面,向來著重學生的多元發展 。

為使學生能增進科學知識及培養科學思維,校方規定,除文、史、哲科目外,    本科學生亦需選修科學課程;此外, 嶺大亦會給予學生機會及空間 , 讓他們 在校園及社區進行研究工作, 使其在培養興趣之餘, 亦能造福社會, 為香港的保育工作作出貢獻。

「設這些『公眾科學』研究項目,是開拓學生知識領域的好方法。」嶺南大學核心課程及通識教育辦事處處長、科學教研組Mark McGinley教授說。他又解釋,  稱為「公民科學」或「群智科學」的「公眾科學」 ,就是指那些由非專業科學家和大眾參與的科研活動(他們大多利用簡單的器材去觀察及記錄大自然現象)。

例如, McGinley有一組學生就曾參與研究青蛙的工作。「他們對『青蛙為何會叫』這個問題很感興趣。」McGinley說。「學生們會在下午、黃昏及午夜時分 到宿舍後方, 聆聽青蛙會否在叫,同時記錄當時的溫度及濕度, 並會在屯門天文台查找其他數據, 目的是查找青蛙鳴叫的原因。」

McGinley是一位環境科學及生態學學者, 他相信青蛙往往會在雨後鳴叫。可是,對他而言, 研究的結果並不是重點 ,學習的過程及體驗才是最重要的。「公眾科學中並沒有對與錯的答案, 最重要的,是能學習到科學研究的方法; 如同學能帶出新意念、新角度,那就更理想了。我們科學教研組會從旁協助, 及向他們解釋主要的科學定律。我希望在未來兩三年間, 嶺大能開展更多這類研究項目。」

 McGinley另一組學生則進行雀鳥的研究, 每天會在宿舍附近記錄雀鳥的數量及叫聲。

這類研究往往從「小規模」開始, 但集腋成裘, 隨著時間及參加人數增加, 就會得出顯著的效果。現為試運學科的「科學的過程」,  將在2019/20 學年正式成為本科生課程的一部分, 這表示,每學期都會有370-390名學生參與公眾科學的研究。

「不難想像, 十年後,我們已能收集到很多不同類型的數據。」 McGinley說。

除教學外, McGinley與他的團隊亦參與過不少服務研習項目, 造福社會 ── 其中一項是「跨代生態學堂 – 兩爬保育」, 項目亦讓McGinley及助理教授方健恩同獲嶺大卓越知識轉移獎。

「我們希望能透過該項目, 向學生、小童及老年人介紹香港的兩棲爬行動物。」為期四星期的項目於去年夏天舉行, 內容包括 一系列講座、晚間遠足等活動, 讓參加者認識及接觸到自然生態。

「香港的年輕人對大自然多是缺乏認識的。 」方教授說。「 參加者當中, 不少都祇是第一次作遠足或是在晚間遠足。他們得以看見青蛙、蛇、蜥蜴等動物,這經驗對他們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長者的參與是項目的另一重點。於嶺大長者學苑兼課的方教授說 , 和年輕人相比,長者在學習時,有時候會更富熱情, 他們跟年輕人一起學習, 或許能感染對方。

「我的研究以動物學及動物進化為主 (特別是兩棲動物及爬行動物, 包括青蛙、蛇、蜥蜴及沙羅曼達)。」方教授說。「我對動物之間的關係十分感興趣。例如: 在香港找到的一種青蛙, 與在中國發現的究竟有何異同呢? 憑DNA比較, 我們可知道牠們的關係, 而我們亦開始對那些香港獨有的品種進行保育。」

方教授最近期的研究項目「建立香港兩棲動物自然歷史庫以作教育及保育之用 - 盧文氏樹蛙」, 就獲政府的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提供高達110萬港元的資助。

方教授認為,香港有必要為本地的植物及動物建立完整的自然歷史庫,而建立資料庫後, 就要搜集動物細胞樣本及進行DNA研究。

為何盧文氏樹蛙會是項目的主要研究對象呢?不難理解,因為 : 牠是香港獨有的品種。「當年政府興建新機場的時候, 在赤鱲角工地一帶發現一大批盧文氏樹蛙。為這原因, 當局甚至曾考慮停工。」方教授說。「明顯地, 他們選擇繼續工程, 及把樹蛙遷移到其他地區, 包括加道理農場、八仙嶺及大埔滘等以進行保育。」

至今超過二十年, 現在是時候查看牠們會起了甚麼變化。方教授說, 變化很大是一件好事, 因為這代表物種能適應環境及作演變, 繼續生存。

方教授的另一項目 “Developing Environmental DNA Approaches to Study the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 of Endangered Hong Kong Turtles” (以DNA方法研究香港瀕臨絕種龜的生態及保育), 獲研究資助局撥款83萬元為資助。

「研究龜是非常費時及令人疲累的工作。因為你先要去捕捉牠們。」他解釋道。「你要先花一整天的時間設置陷阱 (通常在山澗位置), 然後第二天去收集。由於捕獲的機會率很低, 這表示兩天的工作可能會徒勞無功。」

該項目的理論是 :在水裡收集龜的皮膚或其他組織, 然後以DNA技術 去分辨出研究對象, 如果找到牠們的基因, 即表示牠們很有可能在附近棲息及出沒。知道龜的棲息地,有助日後對牠們作研究;如有必要, 當局亦可對該區作出相應的保護及限制。

這方法亦被運用在方教授與海洋公園保育基金合作的項目中。項目除了研究在香港的瀕臨絕種金錢龜與其他地區如中國、越南及老撾的有何分別外, 亦會把技術推而廣之, 應用到科學搜證層面上, 阻止非法捕獵行為。

「金錢龜在亞洲地區正面臨絕種的危機。在香港的野生環境, 相信仍可找到牠們的一些蹤影。」方教授說。「同樣的, 我會以DNA及遺傳學去了解不同地區的金錢龜, 及望能把牠們放生回野生世界。」他補充說, 放生計劃將會和嘉道理農場及漁護署合作。

當科學家明白某種動物的特質後, 要追尋牠們的來源地,不會是甚麼大問題。故此,技術成熟時, 科學家就能幫助海關及執法機構 搜證及檢控那些捕獵受管制動物的違法者。

除有關大自然生態的研究項目外, 嶺大的科學團隊亦關注香港的城市生活環境及大眾健康議題 ,如助理教授王沛欣的研究「香港寺廟燒香與污染的問題」便是一例。

王教授指出, 視乎品牌而定, 一支中國香在燃燒時, 釋出的有害物質是普通香煙的5-10倍。「你試想, 黃大仙廟對其周遭環境 - 主要是公共房屋 - 的影響, 是否引人關注。」王教授說。「這類污染對健康的影響的研究, 在香港還未完全普及。」

該為期兩年、獲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資助50萬港幣的項目分兩階段進行。「我先嘗試將廟宇產生的污染物, 與道路上產生的污染物分開。」她說。「在第二階段, 我會分析兩者對人的健康有何影響。」

過去, 王教授亦曾從事有關都市氣候及污染的研究。她擅於利用地理資訊系統及電子地圖作教學及研究。「生活中有約九成的問題, 都與『位置』有關。」她說。「 曾有一位市場學學生欲對尖沙咀的咖啡店進行分析, 她需要的正是所有的咖啡店的位置。最後,她利用了地圖, 完成了SWOT Analysis 甚至創業的計劃。」

McGinley教授補充說, 正正因為嶺大沒有科學本科, 團隊就能在很具彈性的範圍內設計課程, 教授他們最感興趣及對社會產生最大影響力的知識及學科。「我和他們討論的, 必是我感興趣及與他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課題。」

 

Prof Jonathan Fong

方健恩教授 

Prof Paulina Wong

王沛欣教授    

Prof Mark McGinley

Mark McGinley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