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大學生的自主能動性與自我塑型研討會於嶺大成功舉辦

Symposiums
2022年6月13日

大學生的自主能動性與自我塑型研討會於嶺大成功舉辦

牛津大學全球高等教育中心和嶺南大學政策研究院在2022年6月6日至7日合辦了一場以專上院校學生及畢業生的自主能動性與自我塑型為主題的研討會。該研討會在嶺大校園和網上同步舉行,與會者約有100人。

研討主題及背景

莫家豪教授

莫家豪教授

是次研討會的籌備委員會由嶺大副校長莫家豪教授、全球高等教育中心總監Simon Marginson教授和嶺大研究生院Yusuf Ikbal Oldac博士組成。Yusuf Ikbal Oldac博士是香港研究資助局博士後獎學金得主。他們向演講者和所有參與者表示了熱烈歡迎。

Marginson教授在開會辭中強調了支援學生發展自主能動性的重要性。「我們嘗試做的是要有效地培養及強化學生的自主意識,使他們從一個只有微弱力量的消費者變成一個堅強及懂得自我教育的自主個體。」

Marginson教授接著提出自我塑型的四個要素——自主性、學習意願、反思能力和對知識的追求,他並指出學生孕育這些素質時並不是獨自進行,而是與同期的同學一起培養。

莫教授在介紹研討會時指出,雖然將高等教育視為創造人力資本的過程這個傳統觀點沒有錯,但培養學生懂得透過反思去自我塑型的能力也是至關重要的。莫教授認為是次研討會對於鼓勵大家就這一領域進行研究合作有重大意義。「我們的演講者來自八個地區或國家的大學,包括但不限於英國、美國、香港、中國內地、日本、土耳其、澳大利亞和瑞士。這正好證明了國際合作的重要性。」

自我塑型的概念討論

研討會的第一個環節先由全球高等教育中心成員Soyoung Lee女士發表講話,Lee女士概述了自己的博士研究項目——從學業自我塑型的理論角度探討高等教育中的學生體驗。

雖然新興的自我塑型觀點視學生的自主能動性為核心,但Lee女士認為還需要有更多的實證支持和概念發展來作為這個研究範疇的基礎。

她指出: 「自我塑型並不只限於高等教育。」因為類似的概念也出現在哲學、心理學和歷史等領域。Lee女士在自己的研究中應用了人類自主能動性的心理學理論以及南韓學生的民族誌資料。

Lee女士建議分三個階段去研究自我塑型。首先是學業自我塑型的條件,其中反思能力的概念是源於社會學的結構概念。第二階段是研究學業自我塑型的資源。她解釋說:「這個過程的主要資源是知識。」最後一個階段是學業自我塑型的成果。「高等教育的目標是希望學生通過沉浸在知識中實現理想的自我。」一個很有可能出現的額外成果就是提高他們的就業能力。

楊力藶博士

楊力藶博士

在這個環節的第二位發言人是香港大學教育學院的楊力藶博士。楊博士發言的主題是:高等教育中的學生培養——儒家的「修身」與德國的「陶冶」概念的比較和結合。她解釋說,儒家修身的觀點是將個人和群體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並將世界視為一個和諧的整體。

「這種[大和諧]要求每個人都專注於自我修養。」他們自己的個人積極性、投入和毅力是關鍵,而周圍的環境卻不甚受重視。根據儒家的《禮記》,修身是按一系列的步驟進行,始於對事物進行有系統的研究開始,而終於對教化和文明作出貢獻。

相比之下,德國的 「陶冶」概念是建立在二元世界觀的基礎上,其中的「我」和「他人/物」之間存在著長期的拉力和相互影響。教育的目標是讓 「我」在社會環境中成為一個理性自主的個體。

楊博士說:「重點是在於環境的陶冶,而不是個人的毅力、積極性、或對過程的投入。」這種環境必須為個人提供自由和接觸各式各樣情況的機會。

雖然「修身」的主要目的是維持一個和諧的世界,而「陶冶」的重點是維護個人自由,但兩者都注重自由意志,都強調道德素質和公德意識。「如果我們把它們結合起來,互相補足,我們可以認為,從理論上講,自我塑型的最理想情況是當自主個體與外界環境能夠和諧相處,」楊博士總結說。

在隨後的討論中, Marginson教授指出兩個簡報分別以不同的方式將個人和社會之間關係表達出來,其一是這兩個實體並存,其二是個人處於同心圓關係的核心,而其中一個圖圈代表社會。但Marginson教授說,這兩種方式在支援和研究學生的自我塑型方面都有可應用之處。

就業能力、自主能動性和自我塑型

在研討會第二天第一個簡報中,來自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的Thanh Pham博士分享了她關於自主能動性和留學畢業生就業能力的研究。

Pham博士指出,關於留學畢業生在就業能力塑造過程中的角色研究一向很少。為了填補這一範疇的空白,她研究了12名在澳大利亞的留學畢業生的就業經歷。他們來自不同的學科和背景,在不同的領域工作,並持有不同類型的簽證。

Pham博士發現,留學畢業生沒有被動地接受就業市場上的限制和障礙,而是展現各種形式的就業自主性。她將其中最常見的形式歸納為:臨時按需要作反應的自主性,按工作機構行事的自主性,以實力為基礎的自主性,集體行動的自主性,以及以身份為導向的自主性。留學畢業生能夠展示這些自主性的能力取決於他們所處的職業階段,以及他們能夠得到多少外來的支持和資源。

Pham博士最後指出,就業能力與就業是截然不同的。她說:「就業能力涉及就業、滿意度、個人和專業成長、可持續性和福祉,(所有這些)都推動各種自主能動性的發展和應用。」

她建議院校應指導學生去認清個人的強項、職業發展的優先次序和資源,同時至關重要的是各院校需要為他們提供真實生活的體驗,例如臨時工作和實習機會。

Dr Weiyan Xiong

熊衛雁博士

第三位發言的是嶺大研究生院的熊衛雁博士,他研究了內地畢業生的就業能力和創業問題,以及這些問題與自主能動性和自我塑型的關係。

熊博士指出,自1999年以來,中國高等教育界大幅度擴展,加上畢業生技能與勞動力市場的需求又愈來愈不配合,導致了畢業生失業和就業不足的情況急劇上升。為此,國家政府已推出各種舉措,鼓勵以應用為導向的本科教育和職業教育。

A 2021 熊博士和他的同事康博士於2021年在深圳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 雖然缺乏適當的素質和技能,以及資源短缺都是令致青年企業家難以成功的障礙,但與文化有關的障礙,如性別定型觀念和家庭壓力,則是更嚴峻的問題。

熊博士指出當代中國有一個獨特的現象:內捲化。「這意味著一個行業和一個系統內,包括教育和就業市場,存在著非理性和不必要的競爭,在我看來,這些現象為自我塑型和就業形了一個不利的環境。」

莫教授是這個環節的主席,他對兩個簡報的素質表示衷心讚賞,並主持了隨後的問答和討論。

進一步的討論和未來的研究方向

籌備委員會在研討會完結前向所有演講者和與會者致謝,感謝他們的精彩講話和熱烈討論,使研討會得以圓滿成功。

籌備委員會成員還期待著與所有參與者繼續合作,並通過一系列的平台繼續就大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和自我塑型這個議題進行討論。此外,籌備委員會承諾將透過電郵與各演講者聯繫,探討為是次研討會出版刊物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