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家长助子女置业成世界趋势

Housing as an Intergenerational Project

 

 

随著全球楼价飙升,年轻一代要自置物业,多需依靠父母的支持。

 

在由岭南大学政策研究院举办的网络研讨会中,四位国际专家分享了他们对房屋议题所进行的研究结果。

 

 

香港青年需要更多政府支持

 

首先,岭南大学刘嘉慧教授和香港城市大学叶毅明教授分享了他们的 “Parental Housing Support in Hong Kong” 的研究成果。

 

香港楼价位居世界前列,加上新公屋供应放缓,叶教授的调查发现,大多数家长认为现今年轻人买楼的机会比他们年轻时更低。他指出,在准备帮助成年子女买楼的父母当中,有34%是业主、25%为参与居者有其屋计划或租者置其屋计划的人士。略低於 15%为公屋租户。

 

刘教授说家长的置业支援,无论是经济上还是非经济上(共同居住),对香港的年轻人变得越来越重要。

 

基於越来越多年轻人既负担不起私人物业,亦没有申请公屋的资格的关系,刘教授及叶教授建议政府优化出售居者有其屋计划,包括调整折扣率、申请门槛及和补价安排,以帮助年轻人重获「上车」的能力——而毋须需家长的援助。

 

 

住屋问题会否影响家庭关系?

 

接著发言的是阿姆斯特丹大学的Richard Ronald教授。在他的演讲 “Housing Careers, Intergenerational Support and Family Relations” 中,Ronald教授主要探讨北欧不断变化的住屋情况,指出在全球金融风暴出现后,18-34 岁群组的房屋拥有率有下降的趋势,情况相似与香港相似。

 

作为投资及财富增长的主要工具,房屋近年变得商品化,加上全球金融危机后社会存在「只租不买」的倾向,年轻人与年长一辈也许对置业持不同的立场。但Ronald教授指出,楼价高企实际上反而加强了家庭成员间的连结——起码对有能力置业的人士而言。

 

根据2018 年 Council of Mortgage Lenders的一份报告发现,英国65%的新业主皆得到父母的帮助,而超过 26% 的房地产交易项目,均涉及「家长一族」。

 

「过去 10 年里,英国业主数量增加了 100 万。此外,自 2007 年以来,租楼人数增长了 64%,达到 450 万人,其中约 200 万人年龄在 35 岁以下。许多长辈会将房屋出租给年轻人,然后再将部分财富以馈赠的方式给予家庭的年轻成员。」

 

Ronald教授指出荷兰亦有类似的情况发生,而阿姆斯特丹的楼价自 2013 年王今就上升了一倍。「在过去的7至8年里,阿姆斯特丹的私人物业租赁市场增长了约两成。」虽然许多家长会帮助成年子女到外边租屋居住,但他们往往直到子女与长期伴侣安定下来后,才会转移大笔资金予他们。

 

除了提供大量福利和优惠给年轻人外,荷兰政府还为帮助子女购房的父母提供税项减免,并支持「父母按揭」计划。

 

 

台湾重视家的概念

 

来自台湾国立东华大学社会学系的黎德星教授,以 “Parental Support and Living Arrangements among Young Adults in Taiwan” 的演讲结束是次网络研讨会。

 

「在高度城市化的社会中,台湾经历了家庭系统的改变。」黎教授说。

 

他指出,尽管经历了不少变化,台湾仍然是一个重视家庭、不重个人主义的社会。在 1960 年代,长辈负责成年人的住房,因为他们认为家庭财富应是共享和集体拥有的。他们亦视与后代和睦相处是一种理想。 至2000年代,近一半的成年子女仍继续与父母同住,而社会并没有成了年便要自立的观念。楼房的传赠在台湾人眼中,并不是礼物或贷款,而是家庭财产传承的一部分。

 

在台湾,61 岁及以上的人士中,有 44.5% 拥有房子,但这个数字在 31-40 岁的组别中,就只有23%。值得留意的是,四成房屋的业主拥有多於一个单位。

 

黎教授表示,从他的研究来看,父母帮助子女解决居住问题在台湾十分普遍。年轻人有两种不同的住屋选择,一是通过父母的支持,例如同住或住在父母的其他物业中,另一途径是在有或没有父母支持下进入房地产市场。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