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一带一路大湾区经济课程 探讨最新政策发展
一带一路及大湾区发展,已成为中国及世界经济的焦点,除商业机构与地方政府积极参与其中外,学术界亦纷纷就有关议题及政策作深入研究,并推出新课程以培训能顺应这大趋势的人才。
自2018年以来,岭南大学推出全新国际与发展经济学理学硕士课程(Master of Science in International and Development Economics, MIDE),这亦是首个专注於一带一路倡议及经济发展 、以中文为主要授课语言的研究生课程。此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以全球经济及发展为主学科培训,让他们能够从不同角度深入认识一带一路及大湾区发展政策在经济、金融、社会、政治和环境等方面所带来的影响。
为配合国家发展,地方政府积极推出各项优惠政策。不少企业管理人对一带一路和大湾区议题感兴趣,但由於他们欠缺经济学、国际政治学、国际关系学的背景,未必可以完全掌握发展机遇。因此,岭南大学开办的MIDE课程涵盖多个学科的同时,还培养学生从全球的角度分析问题。此外,课程亦配合各种体验式学习及课外体验,为学生提供更广的比较和国际视野,让他们能够收集与发展议题相关的第一手经验,为参与这些国家重大经济发展而做好准备。
掌握一带一路及大湾区的商机 把投资「引进来」和「走出去」
香港作为国际贸易与金融中心,基建完善、资讯流通,法律健全,不论是对外推展,如东南亚、中亚地区,或是面向内地,都有著很多机遇,能把中资带到外地去,与世界经济连合,还能把外资带到内地,特别是大湾区,帮助内地的经济建设尤为重要。
自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以来,吸引了不少跨国企业和国际投资者参与。一带一路和大湾区是全球和区域经济的新举措,而香港作为大湾区的国际商业枢纽,将会为大湾区的成功发挥重要作用。我们要应利用自身的优良的条件,将眼光放远,投向一些如中东、南亚、甚至非洲等较落后的地区,了解这些地方,推动更多企业「走出去」,及把发展机会「引进来」。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不少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其原因可能与市场开放程度不足,或是有太多政策限制相关。中国在发展的过程中,同样亦遇到不同程度的难题,但我们循序渐进的改革过程中,透过发展特区及自贸区的推行,慢慢地放宽限制,逐步将经济发展步伐纳入正轨。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将会出现中国模式的经济特区,从而带动贸易全球化及国际分工。
教授最新知识
MIDE的授课团队都是在经济学各领域特别是发展经济学和国际关系方面的知名学者,还有企业和政府的高管的参与,在授课团队的带领下,学员定能获得最新的相关知识及政策发展资讯。
MIDE课程主要用普通话授课,申请人如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会获优先考虑。大部分学员曾在国内企业工作,以商界、金融和银行为主,包括企业管理人等。内地生透过在香港生活和学习,有助了解香港和内地的投资环境和文化差异,对将来事业发展有帮助。
我们鼓励香港的大学毕业生,如计划从事金融、银行、科技、初创行业,同样适合修读此课程,有助他们了解两地的经济和文化环境,建立人脉关系,对日后在国内和东南亚建立事业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