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中國草根年輕人 不只是大機器的小齒輪

cgs02_highlights_speaker.jpg

潘毅教授

今天,一般人認為中國的社會信任度很低,人與人之間互不信任,年輕人在追求社會價值時往往不被重視。信奉新自由主義者認為,中國大陸的勞動市場缺乏團結力量,但在嶺南大學研究生院政策研究院合辦的《城市與治理研討會》系列中,第二講者潘毅教授反駁了此說法。

 

潘教授指出,「政府希望把『中國製造』升級為『中國創新』」, 為此, 當局投入了大量資源於職業學校。全中國有一半的年輕人都在這些職業學校接受教育,而這類學生正是未來數字經濟所需要的新力軍。

 

潘教授在演講中簡述了其研究團隊所做的一項研究之成果。該項目選了四間職業學校的學生為研究對象。學生年齡介乎十六至二十歲,四成半為女生。雖然四家職業學校位處市區,但大部分學生均來自農村地區,每月家庭收約2500至3000人民幣,較全國平均收入為低。

 

這些來自勞動階層的學生屬社會最底層,自身並沒有足夠條件接受高等教育。由於他們並非來自精英階層,因此無從發掘個人潛能和價值,個人處境往往使他們視自己為失敗者。他們住在擠迫的學校宿舍;在畢業前他們必須做六個月實習工作,但期間卻不會享有與正式僱員相等的權利,並經常受到歧視或不公平對待。

 

儘管(又或者某程度上)基於以上原因,潘教授發現這些年輕人之間有著他們自己的一套互動機制,在這無形機制下,他們在校內會互相扶持,在職場上共同合作,在社區內團結一致。

 

在校內,他們會以多種方式彼此扶持,包括交換勞動市場信息和照顧生病的同學。在其中一個案例中,一名學生的父親因交通意外受傷,不少同學主動籌錢,助他的家人解決燃眉之急。

 

一位把早餐錢捐贈給該位同學的男生說:「每個人在生活中都可能曾經遇到一些令自己措手不及的難題。這位同學有困難時我就去幫他,他日我有困難時,我相信他亦會向我伸出援手。」

 

在職場方面,潘教授舉了另一個例子:一位學生在其同窗兼好友陪同下,鼓起勇氣向無良僱主追討欠薪,爭回公道。至於在社區方面,很多學生會收集二手衣服捐給山區農村的貧困家庭,又會為污染河道清除塑料廢物。

 

透過這項研究,潘教授和她的團隊了解到勞動階層的學生如何找到自我價值。「這種自我價值能夠助學生修補其被主流意識打擊的自我形象,它不能交換,亦不是什麽市場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