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譽國際 影響深遠

美國史丹福大學最近根據文章被引用次數對全球學者進行排序,莫家豪教授躋身全球首2%的科學家名單。這是崇高的榮譽,實至名歸。

多年以來,莫教授在比較教育政策及中國和東亞当代社會發展等研究範疇著作等身,聲名遠播。

在這過程中,他又將其洞察力和開拓創新精神帶到政策研究和機構治理領域。他醉心於社會學、政治學、公共政策和社會政策等研究,是一位活躍於學術界不同領域的學者。

躋身全球首2%的科學家行列只不過是莫教授職業生涯所獲得的眾多榮譽之一。現任嶺南大學副校長的莫家豪教授一直致力開拓知識前沿、鼓勵學術辯論和探索新的主題。

莫教授說:「我最近的研究集中在年齡友善城市及其對積極樂頤年的影響。我亦在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地緣政治出現新勢力的背景下研究國際學生的流動問題。此外,我亦針對國家軟實力及知識外交相關議題發表過文章。這些範疇對我來說真的很有吸引力。」 莫家豪教授同時也是嶺南大學林文贊比較政策講座教授和研究生院院長。

事實上,這些研究興趣可以追溯到莫教授的事業初心:為廣大社群服務。只不過他早年的職業規劃是到政府或公務員崗位上任職。

為此,他入讀香港城市大學開辦的全港首個公共和社會行政本科學位課程。之後,他又在香港中文大學和英國倫敦經濟學院修讀了社會學的碩士和博士課程。

「我對為他人服務這個初心從未變改,只不過我採用了不同的途徑。作為一名研究社會科的學者,我利用所學知識及研究來分析重要的社會問題,以期待推動政策辯論甚至為這些社會問題找到解決方案」莫教授說。

每當接觸一個新議題,他認為重要的是要找一個合適的「切入口」,這也是他在國際和比較教育這個範疇取得成果的心得體會。

國際和比較教育是一個跨學科的研究領域,它提供了從多個角度檢視相關問題的機會。通過國際和比較的視角,反過來又可以讓我們更清楚地評估某項政策的變動所帶來的影響,包括內地學生到海外讀書的情況、畢業生就業情況、學生福祉和高等教育創新等等。

「我和我的團隊採用混合方法來獲得第一手數據並加以分析,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取得以實證數據為基礎的結論,而這些結論也都被置於比較和國際的視角下加以討論,」 他說。

基於上述種種成就,莫教授被世界比較教育學會聯合會(WCCES)譽為比較教育研究的傑出領袖。事實上,該聯合會旗下著名期刊《全球比較教育》(Global Comparative Education)在最新一期中還就莫教授的研究和實踐工作對社會的影響和貢獻作了專題報導。

該報導稱讚莫教授涉獵範疇廣泛、學術觀點具有創造性和前瞻性,對中國和亞太地區的教育發展新趨勢具有洞察力。

「我喜歡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一起工作和合作,」莫教授說。他在2010年被中國教育部頒授 「長江學者講座教授」的榮銜,這是一個國家級的銜頭。「我協助嶺南大學與牛津大學的高等教育中心等夥伴機構建立聯繫,並在大學課程中推動普及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

莫教授的前瞻性思維和企業家精神亦在其他方面體現出來。例如,莫教授不僅著作等身,而且還是《亞洲公共政策學刊》(Journal of Asian Public Policy)以及《亞洲教育與發展研究》(Asian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Studies)的創始主編。

「關於《亞洲公共政策學刊》,我一開始的夢想是把它打造成以亞洲為中心的政策研究重點期刊,」他說。「值得高興的是,目前它已經成為該範疇的頂級期刊之一,並進入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 SSCI)名單中的第一區行列。我為此感到十分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