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論壇探討博雅教育

泰晤士報高等教育首席知識總監Phil Baty在開幕詞中指出,最新的創新浪潮正在促進各地經濟和社會的革新,不僅如此,人工智能和其他方面的進步亦將改變社會最基本的概念和這些概念對人類的意義。科技可以使世界變得更加美好,其正面的可能性也是無窮無盡的。然而,它所走的路徑和到達的最終目的地也絕非是定數。

Phil Baty說:「我們最終的歸宿不會單由科學和科技決定,而是由大學主宰,由那些在藝術和人文領域工作並樂於進行跨學科研究的學者們帶領。大學時時關心社會的發展及知識的傳播,其扮演的角色將比從前更加重要。它們必須提供倫理學家、藝術家和哲學家,為社會指引方向,提供批判性分析、健全的方法論和對大局的理解。」

嶺南大學校長鄭國漢教授對800多名來自世界各地的與會者表示歡迎,他引用了蘋果公司喬布斯的觀點:「僅有技術是不夠的。」同樣重要的是21世紀的技能,而博雅教育一向擅於培養這些技能。

這些技能可以被稱為4C,代表著創造力、溝通能力、合作技巧和明辨性思維。但其後這個類別往往被擴大到包括其他理想的素質,例如好奇心、慷慨、同情心、追求平等和情商。

鄭教授還提到了麥肯錫公司在2017年進行的一項研究,該研究與今天的社會仍然息息相關,是次研究認為高等教育發展的最佳路徑是將最好的人文基礎與專業技能培訓相結合。這樣便可幫助學生為未來做好準備,在將來的社會,管理、領導、互動、應用理性思考和創意解決問題等技能都是非常重要的。

鄭教授說:「嶺南大學的每一個本科專業都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上,它由核心課程、明確規定的課外活動和具體的畢業要求組成,這些要求培養了超越知識和技能的博雅精神。」

在論壇的第一個小組討論中,來自印度阿育王大學的英文和創意寫作教授Saikat Majumdar,以及北京大學元培學院副院長孫飛宇教授也加入了討論。

幾位教授探討了現今亞洲的社會經濟發展,以及博雅教育如何培養具有「整體思維 」的畢業生,能夠為當下的健康和氣候危機尋找解決方案。

其中一個主題是如何在具有傳統 「自上而下」的教學和組織模式的文化和機構中好好地培養新穎且更具創意的思維方式。另一個主題是如何提出一個令人信服的案例,讓博雅教育在公眾人士心目中能夠與科學、工程、商業和醫學學位看齊,因為後者通常被視為獲得工作保障和高薪的首選途徑。

Majumdar教授說:「教學人員需要有更多的自主權,而每所大學都應該按自己的需要來設定教學模式。」他指出許多亞洲國家因為對考試的重視而鼓勵了某種學習模式。「雖然在教學法和課程上面對諸多障礙,但理想的博雅教育應該是小班教學,並使用蘇格拉底式的交流方法授課。我們還應該援引我們的本土傳統,並看到有不同的模式可以借鑒。」

他提到,在印度,創新課程的組合開始出現,例如電腦科學與文學或音樂結合。而線上課程的引入也有助於學科領域的 「民主化」,使更多的學生能夠報讀和探索不同的興趣。

Majumdar說:「博雅教育的最大寶藏是元認知 —— 瞭解你怎樣可以學會如何學習。學科是一個盛器,但學生必須超越學科,創造一個認識論的空間,並稍微調整一下分析問題的視角。」

孫教授指出,在中國,要關注的核心問題是我們要培養什麼樣的人或人格。那裡的學生通常只會關注考試成績和GPA分數,而關注的程度近乎著魔。但在過去的五到十年裡,許多教授已經意識到,以考試為導向的方法不一定能帶來快樂或健康的生活。

我們已經聽到尋求變化和為成功重新定義的聲音,但當然也有來自家長、行政人員和政策制定者的阻力,他們堅持自己根深蒂固的觀點,我們對此毫不奇怪。

孫教授說:「我們的學院非常獨特,我們容許學生自由選擇學系和修讀其他學系的學科。我們幫助他們建立學習能力,瞭解什麼是哲學和社會學,並給他們「自由空間」來選擇自己的主修學科。」

鄭教授認為博雅教育關於全人發展。在亞洲,博雅教育一定要涉及當地的傳統和價值觀 - 儒家、佛教、印度教、穆斯林或其他 - 而不是僅僅遵循美國模式。

鄭教授說:「我認為亞洲的博雅大學需要加強推廣工作,如果他們想推行真正的跨學科學習,一個實驗方法是讓學生利用不同學科的專業知識來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