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應對全球問題所需的軟技能

在這個自然資源有限的世界,許多人類行為導致可悲的破壞性後果,學術界必須挺身而出,為世界發聲。

當然,這不僅限於科學領域的學者,也不僅要強調學術界對全球暖化、塑膠垃圾、有毒污染和物種消失種種挑戰的回應。

其他領域的學者也要發聲,他們的責任是要通過改變人們的思維、行動和互動方式來提供資訊和施加影響,藉此產生轉變,讓公眾人士準確地認識世界正面對的危機。

於今年六月舉行的泰晤士報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博雅教育論壇就這個議題作出討論,該論壇由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和嶺南大學聯合舉辦,三位與會學者就當前世界面對的愈趨嚴峻的危機,評估了自然科學和人文學科相結合的重要性。

他們特別探討了博雅教育在促進可持續發展方面的作用,以及人文學科如何任重道遠,帶來正向改變。

在一方面,博雅教育的作用可以從亞洲大學在課程設計、教學、研究活動以及社會服務中納入和促進聯合國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這個做法得到證明。

另一方面,多家大學都承諾鼓勵他們的學生利用自身的才能和訓練,以實際的方式迎接挑戰,並產生顯著的影響。

泰國瑪希隆大學國際學院院長Chulathida Chomchai教授說:「我們培訓的學生要學懂服務社會和應對現實世界的挑戰。科學教我們從自己的角度理解事物,但人文學科讓我們相互理解,以及提高學生對周遭環境的醒覺。」

她補充說,其大學由於位置和與外界的聯繫而處於一個有利的環境,可以讓學生瞭解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所需的科學知識和軟技能,並提出一系列解決方案。

Chomchai教授說:「要落實某些可持續發展目標需要實際的技術知識,但你仍須樂於聆聽並進行良好的溝通,以找出每個社區的需求。如果沒有這些軟技能,你提供的解決方案可能非常有局限性。」

嶺南大學副校長兼比較政策講座教授莫家豪也強調,在應對任何與可持續發展有關的問題時,跨學科方式、有效的協作和 「人性處理」都至關重要。

具質素的博雅教育應該帶領學生培養全球視野,對當地問題感到興趣,並通過聯課活動走出課室,這些活動可以涉及學習氣候變化、智慧城市和創造樂齡社區。

莫教授說:「我們鼓勵跨代對話,並將博雅教育的原則轉化為與福祉和健康相關的可持續發展目標,我們還有一個服務研習處,協助學生瞭解人們需要什麼樣的支援以便減少貧困,或者,例如生產更好的空氣淨化器。對我們來說,可持續發展目標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框架,讓學生可以參與解決現實問題的研究項目,並可以轉化研究結果,帶來正面影響。」

他指出,對嶺南大學來說,這一切的關鍵在於「四個C」:連接(connect)、關愛(care)、合作(collaboration)和貢獻(contribution)。同樣重要的是我們要接受一個事實,在現今世界,沒有任何單一學科可以為影響世界各地社區的長期問題提供答案。

莫教授說:「可持續發展能力必須被納入課程,當教學人員和學生看到這樣做的真正好處時,他們都會樂於支持。」

寧波諾丁漢大學的教學副校長K. Cohen Tan博士注意到僱主們越來越重視的不是知識,而是技能,但他指出,許多現在更受歡迎的能力不能在課堂上教授;它們必須被培養。

他說:「學習本質上是一種社會活動,因此,我們的願景是通過夥拍公民機構,提供一種超越學位的教育。我們追求的是精神,而不一定是文字上的知識,並鼓勵學生善用明辨性思維和勇於提出疑問。」

Tan博士補充說,對於像人權和性別平等這樣的問題,達成廣泛的共識並找到人們潛意識中遵守的集體主義期望是相對容易的。然而,接受博雅教育的學生很快便會發現其實並沒有簡單的答案。要想有所收穫,需要採取更加綜合的方法。

Tan博士說:「有了博雅思維,你就能夠重新解構現有的假設和偏見,並回到事物的根源。傳統上將科學、技術、工程和人文學科分成不同範疇是令人遺憾的。全人發展的重點是要採用綜合的模式求取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