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公关管理人才,共同创造更好未来:欢迎报读岭南大学比较公共行政社会科学硕士
新公共政策发展趋势带来新就业需求
在当前全球局势下,公共政策推行人员面临的挑战日益增加。本地、地区与国家政府都亟需应对贫困、失业、疾病与环境恶化所带来的各种问题,与此同时,也必须确保各项政策执行过程能够尽量做到公平透明。
面对这些挑战,新公共管理运动(the New Public Management movement)应运而生。这项运动尤其重视平面化政府结构(flat hierarchies),客户为先,因应市场需求,外包政府管理,这些举措大受欢迎。公共服务自动化决策应用了新的信息通讯技术(ICT),如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并对公共管理改革产生深远影响。
此发展趋势带来了新的就业机遇,有能力协调促进更有效率与更加可靠的行政管理的研究生人才目前供不应求。有鉴于此,岭南大学将在2023年9月开设全新的研究生课程,培养比较公共行政社会科学硕士,英文名为Master of Social Sciences in Comparative Public Administration,简称MSocScCPA。
岭南大学比较公共行政社会科学硕士课程的独特魅力
比较公共行政社会科学硕士课程由岭南大学研究生院创办,分两种就读形式:一年全日制与两年兼读制。在跨学科的课程设置框架之下,此课程学生们将运用比较角度和国际视野,分析发展趋势、公共政策与政府管理等议题。在课堂学习之外,学生们还有机会参加体验式学习,参加国际学术论坛会议,向众多著名学者请教。学生们也有机会在公共政策议题方面开展自己的学术研究,利用外出访问与参加学术论坛等机会,与来自各行各业的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对谈。
这项课程为学生们提供两项独一无二的教学内容:第一,比较公共管理顶点项目(the Comparative Public Administration Capstone Project),第二,研讨会报告课程(Symposium Presentation course)。这两项内容意在帮助学生学以致用,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相关理论应用于对现实世界公共政策和发展议题的分析之中。学生们可以在第一个项目中选择一下课题开展研究:中国、东亚和世界其他地区的政策实施问题、政策设计与评估分析、以及非政府组织的管理与治理。
比较公共行政社会科学硕士大湾区就业机遇前景光明
加强岭南大学与大湾区(GBA)与内地其他地区的联系,是岭大的主要发展策略之一。在国家的大湾区建设中,香港、澳门和广东其他九个城市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活力、世界级别的城市群组。为能充分发挥区内的巨大潜力,香港政府不遗余力,投入各项资源,以促进这些城市之间的紧密合作。
然而,大湾区内各城市之间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各有差异,这也在环境治理、社会流动性和全球风险抵御能力等方面,为跨区域公共行政带来了严峻挑战。为此,亟需采取更为人性化的行政管理方法,更加关注民众的需求。为此,很有必要大力提高政府部门运作的公信力与透明度。政府部门人员执行公务时不应有所偏袒,必须一视同仁,回应相关上级部门、选举代表以及人民群众的各方诉求。倾听民意,提高民生,尤为重要。
大湾区各行各业急缺高素质人才,发展受到一定限制。为此,比较公共行政社会科学硕士课程制定了两个发展重点,一是公共政策管理,二是公共政策治理。根据当前劳务市场需求,培养了解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专业人才,提升大湾区发展速度,提高政府管治水平。
比较公共行政社会科学硕士课程培养目标在于为学生提供各项技能,帮助毕业生在大湾区顺利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硕士毕业生对公共政策和发展研究问题有充分深入的了解,工作机遇广阔,可任职于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咨询机构和智库等不同机构。
岭南大学公共政策管理研究资源丰富
岭南大学比较公共行政社会科学硕士课程设置基于三个不同课程项目:城市与治理硕士、中国与区域研究硕士及政策研究博士课程,这三个课程项目都是由岭南大学研究生院与政策研究所主办,效果良好,大获成功。这个课程也被收入岭南大学2022-2028年的战略规划方案,提升学生的区域和国际学习体验,以及校际在学术课程和研究方面的合作。
就读此硕士课程的学生还有机会享受到岭南大学与香港与海外研究合作伙伴建立的研究资源网络。比如说,学生们有机会听到顶尖学者的学术报告,他们分别是:牛津大学的西蒙·马金森(Simon Marginson)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拉梅什(M Ramesh)教授、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林卡教授、台湾大学社会工作系的古允文教授、还有前香港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香港教育大学研究讲座教授张炳良教授。
此外,岭大也在政策研究领域与多所高校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合作伙伴包括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与台湾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来自这些高校的年轻研究人员也受邀与硕士课程学生分享自己在公共行政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