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語文教學與測試中心

Areas of Interest: Linguistics, Arts, Literature
Personal Introduction:
李斐,生於十三朝古都,求學於西安、南京。讀中文系,治語言學。2006年自南京大學博士畢業,同年秋於上海師範大學授“歷史語言學”、“傳統文化研究”、“對外漢語”等課程一年。2007年秋入嶺南大學,服務於本中心,任語文導師,為同學教授“大學實用中文”等中國語文課程。中國語言學會、中國音韻學會、世界漢語教學會、香港中國語文學會會員。主持、參與多項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有數篇文章發表。
Publications:
Books |
《國家語委普通話水平測試應試教程》(合著),萬里機構,2010年7月。
《陝西關中東府五縣市方言誌》(合著),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
《漢字》(合著),三秦出版社,2003年8月。
Journal Articles |
《聽說讀寫思——嶺南大學中國語文強化課程面面觀》(合著),《中國語文通訊》第2期,香港中文大學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2014年。
《初唐詩首句入韻與出句平聲非韻現象研究》,《中國音韻學》,廈門大學出版社,2014年3月。
《港式中文同素逆序詞考論》(合著),《漢語學報》第1期,商務印書館,2014年。
《王梵志詩歌異調通押現象辨析》,《漢語史學報》第13輯,2013年。
《析李白五絕<怨情>之多情、細膩詩風》,《南國人文學刊》第1期,2013年。。
《“推敲”闡辨》,《現代教育通訊》總99期,2012年。
《港式中文詞類活用現象調查報告》,《漢語學報》第4期,商務印書館,2012年。
《反映時代,吸引眼球——<新華字典>第11版讀後》(合著),《語文建設通訊》總99期,2011年。
《律詩定型及其成因淺探》,《語言學論叢》第41輯,商務印書館,2010年。
《香港大學生普通話口語會話語音偏誤分析》,《首都師範大學學報》,2009年。
《漢語方言研究方法簡析》,《語文建設通訊》總91期,2009年。
《量詞“個化”及教學策略》,《海峽兩岸現代漢語研究》,文化教育出版社,2009年5月。
《近體詩連仄句申論》,《中國韻文學刊》第3期,2008年。
《王力〈漢語詩律學〉詩律補正》,《理論語言學研究》(日本)第2期,2008年。
《郭芹納先生<詩律>讀後》,《中國韻文學刊》第3期,2007年。
《對外漢語教學文化課教學法的若干思考》,《現代語文》第9期,2006年。
《陝西潼關話[pf]類聲母的歷史層次》,《中國語文通訊》總74期,2005年。
《“主從通韻”“等立通韻”分界補說》,《中國韻文學刊》第4期,2005年。
《〈豳風·七月〉“韭祭”原因初探》,《古今藝文》(臺灣)第3期,2005年。
《從秦腔劇本看民國初年關中方言的語音特點》,《延安大學學報》第6期,2004年。
《二十世紀唐代文字研究》,《二十世紀唐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1月。
《二十世紀唐代詞彙研究》,《二十世紀唐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1月。
《“血食”探源》,《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第4期,2001年。
《“萬舞”源流考》,《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01年國家文科基地班學生論文專輯。
查詢電話:26167701 電郵地址: cleac@LN.edu.hk 地址: 嶺南大學林炳炎樓3樓311室﹝LBY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