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嶺南大學成立「政策研究院」

Institute of Policy Studies

 

 

嶺南大學於本月正式成立「政策研究院」(Institute of Policy Studies, IPS)。一直以來,嶺南在學術研究方面深具優勢,於亞洲和全球各地亦有不少合作伙伴,IPS正是在此基礎上、誕生。研究院把嶺南現有的多個政策研究中心共冶一爐,方便推動跨學系、跨院、及國際間的合作。

 

嶺南副校長兼IPS院長莫家豪教授表示:「我們希望透過IPS推動協同效應,加強嶺南與合作夥伴的關係,並製造所謂的群聚效應,以支持政策研究這個範疇當中的比較研究和國際研究。研究院在香港和全球將會發揮其影響力。」

 

嶺南大學每項學術研究工作,均以「Impact with Care」為總體目標之一。所謂「Impact」(影響),其指向對象是香港廣大社會。過去多個月來,新冠狀病毒肆虐,對香港社會帶來不少沖擊。嶺南在夏天期間展開連串研究項目,探討疫情在個人健康範疇以外對長者、學生以及在家工作人士有何影響。研究人員亦根據調查結果提出相關政策上的建議。

 

IPS除了助嶺南進一步發揮其在本地社區層面的角色之外,亦致力從國際和比較角度,推動亞洲經濟社會發展及政策與治理研究,並透過嶺南在亞洲及世界各地所建立的夥伴關係,把大學發展成為領先的政策研究中心。

                                                                                                        

為此,IPS把嶺南的校內與校外的研究中心和各個合作夥伴整合,當中包括設於嶺大的「亞太老年學研究中心」、「社會政策與社會變遷研究中心」、以及「競爭政策與規制研究中心」,還有跨越中港兩地的「粤港澳大灣區社會治理聯合研究中心」和「嶺大與五邑居家養老聯合研究創新中心」。

 

在國際上,IPS會與多個跨院校研究平台連結,包括「亞太高等教育研究夥伴聯盟」、由嶺南和英國的巴斯大學及杜倫大學合辦的「The Centre for Research in Education in China and East Asia」、由嶺南、牛津大學及倫敦大學學院合辦的「The Centre for Global Higher Education」,以及作為嶺南與挪威斯塔萬格大學合作平台的「Research Consortium in Social and Policy Science Research」。莫教授認為,肺炎疫情為學術界帶來了新的合作模式,在後肺炎時代,國際間的合作將會集網上會議和實體會議於一身。

 

對內方面,IPS會致力通過嶺南大學的文學院商學院社會科學學院以及科學教研組的工作,加強跨學系學術研究合作。

 

除了做前沿的學術研究和促進知識交流外,IPS亦會致力加強嶺南在政策、發展和治理研究方面的優質專業人員培訓。另外,嶺南亦於本月推出兩個全新課程,分別為「城市與治理碩士」及「政策研究及教育政策/行政雙博士學位課程」,後者由嶺南及台灣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院合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