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嶺南大學透過英語數字故事關注培養小學生重要品格

group photo

 

嶺南大學研究生院課程不只關注同學在課堂學習,更要走進社區,關心社區議題。 

 

新冠疫情期間,媒體對香港中小學生的心理、情緒和行為問題的報導日益增多,引發了社會對學生心理健康和品格培養的關注。事實上,培育學生持守正面的價值觀,實踐良好的生活態度和行為,一直是香港學校課程的重要目標之一。香港教育局在2021年公佈的《價值觀教育課程架構》(試行版)中,鼓勵學校在現有基礎上加大力度培養學生的正面價值觀和態度,協助他們以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的挑戰。近期,數位故事作為一種新的品格教育媒介,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探索,並在嶺南大學的組織心理學與教育管理社會科學碩士(OPEM)和國際高等教育與管理文學碩士(IHEM)的教學實踐專案開展中得以實踐和探索。 

 

嶺南大學OPEM課程主任喻寶華教授開發和指導「借鑒品德教育 開發英語數位故事專案(Value-based Digital Storytelling Project) 」, 協同OPEM 課程副主任李鳳儀女士和IHEM 課程主任鄭穎彤博士,通過語言奇趣班的形式在嶺南大學香港同學會小學推進中文和英文的教學實踐。英文教學實踐以喻教授指導和設計具備品格教育的數位故事為教學內容,提供小學生生在真實的語言情境中學習和培養語言技能和語言素養,促進和加強對正確價值觀的認識,理解以及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此次實習的籌備期長達兩個月,涉及技能培訓與研討、校況瞭解、跟崗實習以及說課演練等環節,以全方位地提升職前教師的語言應用能力及教學素養。實習教師們在六月中旬于嶺南大學香港同學會小學進行了為期兩天的項目實戰,在小學高年級層4-6年級開展語言教學實踐。他們通過"Ella and Mrs Gooseberry" 和"Bloom"這兩個故事傳遞「關愛」與「同理心」的價值觀, 在立德樹人的同時實現了寓教於樂的教學目的。 

 

實習結束後,數位故事專案組通過收集日小結、學員反思日誌、課堂觀察日誌以及教學活動問卷等方式,收集了學員在合作教學中的經驗和反思,以系統地瞭解數位故事教學實踐的效果。實習教師們表示,這次實踐機會讓他們瞭解了香港小學生的英語學情,同時提升了個人的資訊化教學素養,積累了備課和實踐經驗,對個人未來的職業指導有很大幫助。 

 

嶺南大學香港同學會小學的校長吳校長表示歡迎嶺南大學後續能與該校進一步探索和利用這一媒介,深入研究和拓展香港小學生的品格教育發展的路徑。同時,馬主任進一步對本次活動給予了高度評價,他稱讚本次數字故事專案的教學籌備十分充分,在提高學生積極參與度、注重自身品格和幸福感方面的效果顯著。他認為,這次實踐活動展示了數字故事在品格教育中的潛力和價值,像這類結合認知能力和學科素養提升的語言教學方式值得推廣。 

 

此計劃將繼續於不同中小學中進行,讓更多學生從小便建立重要的品格。另一方面,研究生院亦會透過推動不同研究計劃,在教與學過程中承擔重要一份,同時以不同形式的地區參與讓嶺南莘莘學子體驗不一樣學習旅程。 

 

PHOTO-2023-08-10-15-56-30.jpg

PHOTO-2023-08-10-15-55-17.jpg

PHOTO-2023-08-10-15-55-3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