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全球大城市 需求层出不穷待应对
近几十年来,全球各地的重要城市——尤其是中国国内的大城市——都在不断加速发展和扩张,这为城市管理者们带来严峻挑战,而有关挑战既包括与卫生及房屋有关的基本服务,亦涉及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和空气质素等问题。这些因素相互关连,与此同时,提高整体城市生活质素这项任务,今天已经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有效地管理城市所讲求的知识和技能,已跟以前截然不同。
为此,岭南大学于2020年秋季推出了「城市与治理硕士」课程。此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为日后发展跟城市治理各层面有关的事业做好准备。由于今天的城市管理者越来越重视跟其他参与者分担责任,因此修读此课程的学生将来有可能加入政府部门、半官方机构、非政府组织、智库或私人企业(尤其是与大湾区发展有关的公司)。中央政府在2018年公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框架,涵盖香港、澳门和广东省九大城市。岭南推出「城市与治理硕士」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要为同学讲解香港融入大湾区的最有效方法。
不断演进 适应时势
「城市与治理硕士课程」总监邱勇教授表示,今天全球各大城市正在持续发展,而本课程也在不断演进,这是基于课程采用了跨学科方法,汇集历史、商业、经济、政治、社会政策、社会学和理工科等学科的精华。
「城市与治理硕士」课程有多方面优势。首先,岭南大学本身拥有一流师资;此外,岭南和越来越多来自香港、内地和世界各地大学的专家及相关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包括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大学、英国的伦敦大学学院和修适士大学,以及香港的「智慧城市联盟」。
虽然目前跨境和海外出行受到限制,但本课程利用科技成功把学生与香港以外的专家和学者联系起来,并让他们以虚拟形式进行参观或考察。
本课程以一年全日制和两年兼读制形式开办,科目包括:
- 城市及社会变迁
- 智慧及可持续发展城市
-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政治、政策及国际发展
- 历史、文化遗产及地区性视野
- 房屋政策及开发
- 城市问题及政策:国际研讨会
- 区域政策研究及大湾区体验式学习
- 理解社会指标及社会政策
- 大中华地区的老龄政策
- 智慧管理工作坊
此外,学生可以选择修读「城市与治理硕士」课程或全新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专修课程。
环境及可持续发展
「我们留意到城市与治理这个领域对专家的需求正在激增。」邱教授指出:「在香港和全球各地,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治理的关键议题之一。」
这个新增的专修课程会让学生广泛认识环境和社会问题跟「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之间的关系。课程涵盖的科目包括气候变化。此外,「环境、社会及管治」 (ESG) 亦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焦点议题之一。上市公司每年都须要编制一份ESG报告,因此学生在本课程中将学习如何做ESG评估,和如何建议企业把ESG标准融入于其整体战略中。
邱教授表示,岭南大学虽然专注于博雅教育,但又同时有能力推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专修课程,皆因最近有多位教授加入了校方早前开设的科学教研组的教学团队。
「我们还请来了一些专业人士讲授课程。」这些专业人士具高度专业知识和能力,分别来自非政府组织及利益团体,包括绿色和平和ESG咨询公司等。
对于有志投身环境及可持续发展行业的毕业生来说,专修课程有助他们开拓更清晰的事业方向,并为他们在求职时带来优势。举例说,有志加入非政府组织的学生必须懂得如何推销其环保倡议,而本课程将会教授学生有关技能。
课程未来方向
今天的住屋问题涉及不同层面,可谓非常棘手,邱教授认为「城市与治理硕士」课程有进一步深入探讨住屋问题的空间。而城市管理涉及的最大压力来源之一,是全球化资本流动所引发的房地产投机现象。在内地,住房过度金融化不时成为新闻头条。中央政府现有意推广三孩政策,但可负担住宅的大小和质素,是有关政策能否取得成功的主要制约因素。然而,任何为解决有关问题而刻意压低楼价的举措,一定会遭到利害相关者的反对。
邱教授认为,住屋问题将来可能会变得更加复杂,以致「城市与治理硕士」课程不足以把问题纳入课程当中。他说:「我们日后可能会推出跟房屋研究或物业管理有关的硕士课程。」
交通导向发展(TOD)是一种城市发展模式,一方面让市民可以更方便地使用公共交通,同时尽量利用公共交通枢纽的步行距离范围内之空间建设住宅、商业楼宇和其他用途的建筑物。除了提高城市的宜居性,交通导向发展可以通过在公共交通枢纽上盖及邻近范围提供大规模的房地产发展用地,补贴城市交通和其他基础设施的高昂造价。莫家豪教授在这视频讲述了港铁公司的交通导向发展项目如何为香港开拓新发展区域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