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武到導演 從黑白到彩色——黃鶴聲戰前的電影軌跡

演而優則導的明星在現今雖說不少,但回溯到三、四十年代,其中一個如此才華橫溢的表表者,非黃鶴聲莫屬也。大眾對他的既定認知或許會停留在導演身份,但事實上,黃鶴聲先以粵劇小武身份登台,再一步步走進大銀幕,而他的眼光亦不只停留在國內,而是遠洋到美國,在那裏開展他的導演之路……到底這一路上,黃鶴聲面對過哪些困難和挑戰,又是如何因應着時勢變遷,創作出各類型的影片呢?

 519 total views

藏在歌舞昇平背後的陰暗面:香港三十年代歌舞片的源起和發展

男女主角踏着輕快的步伐,在歌聲之下,步向圓滿結局⋯⋯這是大眾對歌舞電影的既定印象,然而時光倒流到三十年代,在歌舞片的光明面之下,它的誕生竟是來自於「歌舞團」—-一群無以為生、或受到壓迫的女性,在種種歡笑聲的背後,竟藏着陰暗的社會面向,到底當時的歌舞片是如何演變發展,當中又埋藏了甚麼辛酸和黑暗呢?

 752 total views

傳統與現代的衝突與兼容:三十年代香港電影的理想女性形象

漸步入現代化的三十年代華人社會,大家對理想女性的構想更是百花齊放,既有呼籲女性重視傳統禮教的聲音,也有提倡女性跳出傳統婚姻與家庭框架的呼聲,雖兩者的立場不同,其觀念可能有所衝突,但同時也有能互相兼容共處的地方,重視傳統的不一定全然否定女性在當代社會的地位,甚至會認同在社會現代化的框架下,提出傳統思想在新時代的價值;推動女性反抗封建也非必然會否定某些傳統價值,甚至是認同某些傳統價值推崇的品德,期望女性能夠在社會或國家層面將之體現出來。

 875 total views

香港電影的青葱歲月

追溯香港電影業的歷史,起於二十世紀之初,漫長的歲月中輾轉演變為今天的模樣,如今五光十色的電影業之下,在褪下層層歷史痕跡後,背後隱藏着一段又一段的故事。你可知道第一齣「香港製造」的電影於何時誕生嗎?粵語電影又是如何突破默片形式,從無聲變有聲?在歷經電影清潔運動、審查制度打壓以及戰火的洗禮後,它如何捲土重來?而香港電影工作者在面對各種天時地利人和的不測之下,怎樣在艱難時刻中迎難而上,打造一齣又一齣別具特色的香港電影呢?

 721 total views

生不逢時的偵探電影

提到風靡全球的偵探電影,當然會想到西方的福爾摩斯系列,若論及具濃厚華人特色的偵探片,又會聯想到甚麼呢?從1932年的《夜半鎗聲》,及至1939年的《黑夜煞星》,香港偵探片既能吸納西方的懸疑推理,亦建立了一套獨有的主題風格,引起當時的熱烈風潮。然而,偵探片又為何歷經多番風雨,在四十年代初戛然而止?

 215 total views

尋找皇后的光影:皇后戲院和早期香港電影放映

令人懷緬的集體回憶——皇后戲院,曾經屹立於中環,如今在香港電影史上已化成一縷煙霧,但追溯到當時落後的香港,戲院的開幕確實為眾人津津樂道。它是香港放映業的先行者,更是中西娛樂和社會連結的橋樑,由二十年代開始,為香港市民帶來無數的電影觀賞體驗,就讓我們來屈指算算,有多少齣經典電影曾經在皇后戲院上映?

 472 total views

《紐約唐人街碎屍案》

光聽到《紐約唐人街碎屍案》這個片名,腦海不期然浮現血腥可怖、血肉模糊的畫面,但這部電影蘊含的元素和探索的議題更深刻,挖掘了當時華僑在美的生活狀態,而導演伍錦霞更擅用她女性身份,用細膩角度切入角色心理,到底被稱為「華南第一女導演」的伍錦霞,怎樣剛柔並重,突破傳統謀殺案電影,融入女性的視野呢?

 0 total views

電影一代宗師── 關文清

跨洋越海去另一個國家生活,在現今交通發達的時代,不是件難事。但到上世紀初,沒有十足的勇氣和決心,是很難成事的,關文清當時懷抱着對電影的熱情和理想,遠度重洋到荷里活追尋「電影夢」,一路走來雖困難重重,但他總能在逆境中開闢一片新天地,他是怎樣孤身在外闖出一番成就,贏得電影宗師的美譬呢?

 204 total views

幕後玩家

對粵廣兩地喜愛粵曲、粵劇的觀眾而言,有聲電影跟默片相比,不只多了對白,最重要還有片中的電影歌曲。香港戰前出產的電影歌曲不少出自唱片界的紅人。這些唱片界的高手原是粵樂界的業餘玩家,後來成為遊走各媒體的音樂人。今次為大家介紹的便是這群跟電影歌曲有密切關係的幕後玩家!

 350 total views

《新難兄難弟》玩轉粵語片的兄弟檔與父子兵

房屋不足、居住環境壅塞問題自五十年代至今,都是困擾着香港市民的一大難題,而說到板間房電影的表表者,莫過於由中聯出品的《危樓春曉》(1953),就算沒有看過電影,也必定聽過這句耳熟能詳的對白:「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經典對白不但在九零年代大受歡迎的電影《新難兄難弟》當中再次出現,而其角色設定更是建構在《危樓春曉》的原形上,到底新一代電影人如何在沿用本已深入民心的角色之上,再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呢?

 80 total views

Knowledge Transfer Project by Centre for Film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Lingnan University.

The Centre for Film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CFCI) presents a new Knowledge Transfer project, “Hong Kong Film History in Digital Media.” Led by Emilie Yeh and Stephanie Ng, this digital humanities site (interlaced with writing, illustration, narration, animation, and social media) is designed to initiate young audiences into a life-long interest in Hong Kong film and history.

This project is funded by the University’s Innovation and Impact Fund (IIF).

    2023 年 6 月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  

     8,391 total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