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專訪潘毅教授:貧窮限制青年想像未來 社會須聆聽他們的聲音

採訪:劉思鉻 攝影:文灼峰

出版:2023-05-16

轉載自:灼見名家

3年的疫情風暴,掀起了一場工作形態革命,在辦公室上班已不再是必要條件。網絡世代憑藉他們對科技的掌控力,似乎佔有很多優勢。然而,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講座教授潘毅觀察到,很多年輕人受到的待遇、向上流動能力不升反跌,「他們不敢想像未來,很大程度因為貧窮限制想像」,她和研究團隊在最近發表的《最低工資有幾低?貧窮新一代的就業困境報告》中這樣說。

她坦言,社會對貧窮人口的想像局限於長者、新移民等群體,卻忽略了年輕人。回歸25年來,情況愈趨嚴重,例如就業前景與大學生的期望有落差,他們的工資長期維持在1萬多港元,卻要頂着大量壓力,長時間工作。四成接受研究團隊訪談的青年自認貧窮,社會需要聆聽他們的聲音。

大眾長期忽略年輕人的需要,記者認為與長輩預期不無關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是上一代許多的座右銘,但吃了苦,真的能夠成為人上人嗎?潘教授形容,年輕人不習慣對長工時的不滿宣之於口,是因為被上一代「向上流動的故事」所影響,以為「只要肯搏,就會有好前途,過幾年就可以成家立室,享受小中產的生活」,但現實卻是工資升幅緩慢,長時間工作得不到合理回報,支撐他們的美好想像變得愈來愈模糊和脆弱。


原文網址: 專訪潘毅教授:貧窮限制青年想像未來 社會須聆聽他們的聲音

查看更多關於此研究項目的詳情,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