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印度音乐与中国音乐之间的联系

案例研究:印中音乐合作对艺术家、策展人和社会大众的影响

 

岭南大学文化研究系的Tejaswini Niranjana教授是一位研究文化和音乐的专家,她就中国音乐和印度音乐进行了历史比较分析。两种文化之间的音乐交流始于6世纪,但殖民主义和现代国家的形成阻碍了进一步的杂交。这就造成了一种误解,认为印度和中国音乐文化是全无关联的。这个以表演为基础的项目强调了两种音乐文化之间的联系,让音乐家和观众发现了多元文化音乐合作的新方式。

 

音乐在创造现代身份认同方面的作用

在确定音乐在印度建构现代身份方面的作用之后,Tejaswini Niranjana教授将她的研究扩展到印度和大中国之间的比较,探索音乐在中国是否也发挥了类似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了中国和印度音乐家如何通过合作音乐创作、乐器改编和新的抒情内容来改变他们的音乐创作方式。例如,屡获殊荣的香港作曲家周耀辉开发了新的作曲技巧,将粤语歌词改编成印度斯坦音乐,从而尝试了不同的韵律、选词用字和音乐内容。在乐器改编方面,中国音乐家叶剑豪探索了如何用中国乐器演奏印度拉格舞曲的可能性。

 

影响艺术馆内的表演

这项研究还对在艺术馆内如何展示音乐产生了影响。结合印度和中国元素的表演在亚洲的艺术馆和艺术空间中并不常见,只有自2016年Niranjana教授的研究开始以来,这种类型的表演才开始在印度和香港出现。该项目改变了策展人员和表演节目编排者组织节目的现有框架,挑战了仅将艺术品和表演与「西方」或欧美艺术实践相比较的一贯展示方式。该项目的贡献包括促成音乐家、视觉艺术家和策展人员之间的对话。

 

跨音乐传统对话

Niranjana教授的项目所展示的音乐合作方式在印度和中国两地尚属首次。但从那时起,她的研究改变了印度、香港和中国的音乐爱好者对跨文化音乐的看法,并提高了他们对音乐的鉴赏力。音乐爱好者和博主 Poorva Rajaram 在观看了该项目的一场公开演出后表示:「与一般的[共融]音乐会不同,表演者并不是简单地演奏他们最熟悉的音乐,而是真正地交流传统和技术,创造出新的音乐。观看音乐会的经历让我意识到,跨越音乐传统的交流是可能的,并且无须依赖于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