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大学校长主持 QS「数码创新」校长论坛

 

ENG | 繁體 | 简体

 

岭南大学校长主持 QS「数码创新」校长论坛

 

岭南大学在最近的 QS 2024 中国高峰会议(QS China Summit 2024)上发挥领导作用 ,该峰会于4月17-18日在上海举行,汇聚了众多重要人物,一起探讨当前重塑高等教育世界的关键问题和力量。

 

在为期两天的峰会中,与会代表重点探讨了技术对课程内容和学习模式与日俱增的影响,以及在当下由数码创新带来急速转变和发展的时代,高等院校如何可以协助中国成为公认的全球领导者。

岭南大学校长暨韦基球数据科学讲座教授秦泗钊教授

岭南大学校长暨韦基球数据科学讲座教授秦泗钊教授

为此,峰会邀请了岭南大学校长暨韦基球数据科学讲座教授秦泗钊教授主持了一场高层次的校长论坛。秦教授是数据科学界的领军学者。

 

其他主要讲者包括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常务副校长兼教务长张东晓教授和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吕培明教授。

 

QS谘询团队资深顾问尉巍女士及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校长兼讲座教授陈致教授也参与了讨論。

 

校长论坛的主题是「 透过数码创新培养中国高等教育的独特性」,与会者就多个相关议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讨論,这些议题或多或少地会在未来几年对每一位学生、学者和大学行政人员的工作带来重大的影响。

 

秦教授在发言时概述了他自2023年就任岭南大学校长以来,如何在香港率先让校内所有师生人员免费使用ChatGPT,并从2024/25学年起将生成式人工智能列为所有一年级本科生的核心课程。

 

课程内容涵盖从基本概念到伦理考虑的方方面面,还教授实用技能,以便学生能够充分善用该技术促进学习,同时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秦教授解释了这些措施如何与岭大的全人高等教育模式相结合,如何为学生和毕业生提供必须具备的知识,使他们可以在数码时代脱颖而出。

 

更广泛地説,这些举措的持续影响可望促进中国南部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并可为发展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教与学模式提供重要的支援。

 

秦教授审视了世界各地的相关发展,他説:「数码化确实正在彻底改变我们的认知任务。 关于人工智能生成工具在大学阶段的采用率,我的感觉是中国在各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包括协助学生更快、更个性化地学习。 作为高等教育的管理人员,我们都看到,机遇来了,挑战也来了,它们将改变我们的生活。」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常务副校长兼教务长张东晓教授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常务副校长兼教务长张东晓教授

张教授是一所仍然算是新的高等院校的校长,他指出,校内就人功智能在课程的角色,以及将于明年开始提供的本科生课程所需包括的学生技能有热烈的讨论。

 

一方面而言,人工智能提供了设计不同课程的机会,例如可以在实验室进行由人工智能辅助的化学和物理实验,也可以在计算机科学的范畴探索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

 

另一方面,假若有部分学生利用 Chatgpt提交作业,然后名列前茅,这就会出现破坏整个高等教育糸统的危机。

 

张教授説:「我们可能必须强制要求学生不要失去某些技能,例如在没有人工智能的协助下也能书写流畅。 一百年前,中国人用算盘算数,后来有了计算机,到现在,我们用手机计算。 我们已经失去了在头脑中进行计算的能力。 如果人工智能只需用几个关键词就能生成一封电子邮件,那么我们很快就会失去书写能力。 这对教育工作者而言,是一项重大的挑战。 」
 

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吕培明教授

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吕培明教授

吕教授强调,重要的是,数字化带来的创新意味着包括土木工程、建筑、交通和运输在内的老牌学科必须与时俱进,迎接改变。   
 
他説:「无論喜欢与否,都必须这样做。 我们自2019年开始进行全校性的改革,要求每个学科都必须考虑如何在数码化时代生存下去。」

 

吕教授说:「很多学者都比较守旧,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在这种转型下,他们会有外界压力,要求他们比学生更快地前进和进步,我认为这对我们来説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QS谘询团队资深顾问尉巍女士

QS谘询团队资深顾问尉巍女士

尉魏女士认为,值得注意的是,QS 最近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人工智能可以处理越来越多日常任务的世界里,解决问题和创造能力便越趋被视为关键的职场技能。

 

「虽然人工智能可以处理信息、进行数据分析,甚至推荐一些解决方案,但人类的创造力往往是导航和带领人工智能找到最佳解决方案所需的资産,」她説。

北京师范大学 - 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校长兼讲座教授陈致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 - 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校长兼讲座教授陈致教授

作为一名人文学者,陈教授指出,如今应对新趋势和新技术极具挑战性,因此有必要重新思考许多不同的事情。

 

例如,其中一个持续出现的问题是,面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最新发展,会计和翻译等传统大学学科能否继续作为独立学科存在。 

 

陈教授説:「大学管理者确实需要思考当前的课程结构,并考虑跨学科的可能性。 在创新时代,我们必须紧跟潮流,否则就会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