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嶺大行政人員講座系列 商界領袖剖析創新科技和職場發展

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雲端運算及電子商務的興起,不少企業紛紛投入大量資源於發展創新科技,以改善公司的運作系統、服務等範疇。
嶺大致力幫助學生掌握創新科技的最新發展,提升自身競爭力。為此,嶺大舉辦一系列有關職場發展的行政人員講座,邀來商界領袖和業界代表分享經驗,剖析創新科技和市場走勢。
首場講座於4月舉行,內容涵蓋「智慧城市」概念、數碼營銷、大數據分析及雲端運算等題目,並探討人工智能、大數據的發展及人才需求。
DataTech Global首席數據科學家林浩宏博士及微軟人工智能兼大數據技術策略家湯文軒,與與會者分析多項科技發展及並影響。
參與講座的學生同時亦可獲得綜合學習課程學分及出席證書。
嶺大副校長莫家豪教授為講座致歡迎辭表示,嶺大希望讓學生探索科技發展,了解業內人士的職責。他指出,嶺大積極營造推廣智能學習和智慧校園的學習氛圍,以配合政府提倡智慧城市。
他表示在不久的將來,嶺大計劃設立數據科學實驗室、科技實驗室及數碼藝術實驗室。
「透過講座和涉獵數碼層面的服務研習課程,我們群策群力推廣科技應用。」莫教授說。「提升學習質素是大學一大使命。來自文科、社會科學甚或商科的學生未必時常掌握核心科技,但至少不能望而生畏。」
嶺大資訊科技服務中心副總監何榮博士負責策劃是次講座系列,他希望從中把創新科技融入博雅教育,讓學生明白科技的重要性,鼓勵他們發掘更多可能。
林博士在演講中,探討數碼營銷在電子商務方面的成效,分享有關「社媒聆聽」的最新研究。他引用多個真實個案,解釋如何利用大數據分析去掌握消費模式和行為,從而增加銷售盈利。
「以往進行網上購物,客戶需要透過桌面電腦才行。」他說。「但現在流動裝置和流動應用程式進行網上購物已成為主流,如購買機票、電影戲票等。」
他亦解說了現今盛行的數碼營銷途徑,包括搜尋引擎最佳化、網絡紅人營銷、聊天機械人、社媒聆聽,在行內愈見普及。此外,數據分析更有助研發更多有效的營銷策略,了解箇中效能。
「現在營銷團隊可透過追蹤技巧了解客戶的喜好,相對容易獲得有關產品的資訊。」他說。
比方說,企業可利用聊天機械人直接發放推廣訊息至客戶端,從中收集Facebook帳戶和日常喜好。若進一步把Facebook帳戶和會員帳戶連結起來,企業可發送更精準的推廣資訊,減低營銷成本 。
而社媒聆聽的優勢,在於企業可循不同社交媒體平台和論壇,收集資訊及客戶意見,然後利用人工智能系統作進一步分析,助其洞悉業界先機。
雲端運算專家湯文軒,則從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和雲端科技的發展入手,解究這些高端應用如何為不同行業帶來影響。
他意識到,各行各業均在進行數碼轉型,當中包括零售業、教育界、金融業等。而香港政府於2017年推出的「香港智慧城市藍圖」,特別針對智慧出行、智慧生活、智慧經濟等有待改進的主要範疇;資訊科技的推進固然有助改善都市生活,但業界人士仍須習得有關技能,適應轉變的步伐。
「根據美國勞工署的數據分析,現今社會有百分之五十的工種需要運用資訊科技。」湯說,「而十年後,有關數字將提升至百分之七十至八十。」
現時,四種創新科技即人工智能、區塊鏈、雲端平台及數據分析,正於不同層面牽引著所有行業。湯認為,雲端科技已成為城中熱話,歸因於有助企業更好管理運算系統和數據儲存,且能大幅降低有關成本。
談到就業方面,湯建議同學就自己興趣,考慮報讀與科技相關的網上課程,所頒授的證書有助在求職市場先拔頭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