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嶺南人的信

我們的 校長

秦泗釗教授

校長及韋基球數據科學講座教授

我們的 校長

2024年2月22日

Letter to Lingnanians

親愛的嶺南人:

 

嶺南大學在2月15日舉行的2024年員工年會。在這個辭舊迎新的歡慶時刻,我很高興與大家分享我在年會上發表的大學咨文,以回顧我們過去一年的歷程以及展望大學未來機遇。以下是《2024大學咨文報告》全文。

 

歡迎大家出席2024年嶺南大學員工年會!能夠和大家一起慶賀新春,我感到非常興奮,首先祝願大家龍年諸事順遂,如意吉祥。今天這個讓我們聚首一堂的年會,正好加強了教職員之間的聯繫,我們除了慶祝新年,也可以藉此機會分享大學近期重要的發展和轉變。

 

我很榮幸於去年7月1日加入嶺大,起成爲嶺南大家庭的一員。嶺大的目標是要成爲數字時代領先的研究型博雅大學,能夠得到大家的支持,我感到十分欣慰,我們正朝著這個方向全速推進,方方面面都成績斐然,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和贊譽。校董會、咨議會、校友和其他嶺大的持份者都非常支持我們各項舉措。因此,我們能夠在短時間內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和創下了歷史新高也是意料中事。請讓我和大家一起回顧其中的一些成就。
 

 

1. 通過《2023 年嶺南大學(修訂)條例》

《嶺南大學2023年(修訂)條例》能夠於2023年6月獲得立法會通過,我感到十分欣慰。新條例容許大學委任最多三位副校長,讓我們可以建立一個強大的團隊,方便與本地、內地和國際伙伴加強合作。我非常高興地宣布,姚新教授已根據新條例加入嶺大,出任副校長(研究及創新)一職。姚教授不僅是一位傑出的管理人員,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學者。他是唯一一位獲得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頒授IEEE Frank Rosenblatt機器學習奬的中國人。

2. 成功招聘和留住人才 

去年八月,我們迎來了100多位新的教學和/或研究人員。在教資會最近公布的教學人員留任資料中,嶺大的留任率是所有政府資助院校之冠。我們成功招聘了高層管理和行政人員,包括副校長姚新教授、協理副校長鄺得互教授、跨學科學院院長陳曦教授、校園發展及管理處處長黃朝龍先生和環球教育處總監許聲浪博士。

Letter to Lingnanians

3. 突破性的榮譽和排名

嶺大在世界排名中一直表現優秀。去年,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THE)公布的「優質教育」排名,本校位列全球第二,「優質教育」是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之一。QS在全球五星級排名中將我們評爲五星+,這是本校有史以來的最高排名。

 

我們在招生方面亦卓有成績,並因而獲得了2023年亞洲THE奬的「年度招生奬」。

Letter to Lingnanians

我們文學院的動畫及數碼藝術(榮譽)文學士是香港所有院校中最熱門的科目,僅A級志願的申請者數目與學位數目的比例就高達40:1。去年,本校本科畢業生的入職薪酬較前一年增加了9.8%。

 

至於來年的聯招申請,嶺南大學在八所教資會資助院校中,總申請人數的增幅排名第二,而A級志願申請人數的增幅則排名第一,增幅超過13%!我們正在努力作出安排,希望能夠錄取他們成爲嶺南大學的優秀學生。

Letter to Lingnanians

教學人員爲嶺大帶來了突破性的榮譽

 

截至今天,我們有17位同事躋身斯坦福大學世界排名前2%的學者行列。我們的「前2% 學者」不僅是來自工程或科學領域,而是來自許多不同的範疇。

 

此外,嶺南還有兩位被科叡唯安評爲全球最廣獲徵引的研究學者,他們是鄺得互教授和姚新教授。 

Letter to Lingnanians
歐洲科學與藝術學院院士 

我於2023年12月獲選爲歐洲科學與藝術學院院士,深感榮幸。該院由2000多名傑出的學者和從業人員組成,其中包括32名諾貝爾奬獲得者。

 

美國國家發明家學院院士

鄺得互教授於去年十二月獲選爲美國國家發明家學院院士,成爲首位在嶺大工作期間獲選的院士,亦是香港去年僅有的兩位獲選院士之一。

 

當選香港工程師學會院士

更令人高興的是,鄺教授和我都當選爲香港工程科學院的新院士。我們將攜手在知識創造方面作出更大貢獻,促進嶺大、香港以至世界的發展。

 

Letter to Lingnanians
向諾貝爾物理學奬得主丁肇中教授頒授榮譽博士學位

嶺大在2023年11月2日向諾貝爾物理學奬得主丁肇中教授頒授榮譽博士學位,實在與有榮焉。這是我校有史以來第一位接受本校頒發榮譽博士學位的諾貝爾自然科學奬得主。

4. 嶺大向研究型博雅大學邁進

  • 修課式研究生課程/哲學碩士或博士學位課程:去年秋季我們招收了 2500多名修課式研究生課程/哲學碩士或博士學位課程學生,數量和素質均創歷史新高。
  • 研究:嶺大於2023年從研資局取得的優配研究金/傑出青年學者計劃補助金創歷史新高,比前年增加了30%。我們提交的傑出青年學者計劃的成功率高達 47%。
  • 研究:跨學科學院科學教研組主任王沛欣教授聯同數據科學院獲智能交通基金撥款845萬港元進行一項人工智能物聯網科技研究。
  • 研究:William Hayward 教授和 Stefan Kühner教授獲研資局「策略專題研究資助金」撥款750萬港元進行研究。我們從知識轉移工作方面取得的累計收入增加了47%,在2022/23年度的總收入爲25900萬港元。這一增長彰顯了我們致力對社會產生有意義影響的承諾。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

此外,我們已獲授權成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新的支持機構(香港和澳門),我們的學者可以因此得到更多的研究和資助機會。日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從香港徵集建議及舉辦奬勵人才計劃,我們的同事亦有資格參與,與其他領先院校享有同等地位。

 

經過一番努力,香港特別行政區創新科技署已將嶺南大學列爲「產學研1+計劃」的主要申辦院校之一,我們也積極參與其中。每項資助的金額都將達到數千萬港元。

Letter to Lingnanians
深圳虛擬大學園深圳研究院

此外,我很高興地宣布,嶺南大學已經與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簽署協議,在深圳虛擬大學園成立深圳研究院。該研究院的成立將有助開拓在大灣區進行合作與研究項目的新機遇。

Letter to Lingnanians

5. 大學的新舉措與發展

現在,讓我重點介紹一下我們爲嶺大的發展和往前邁進所採取的各項新舉措和取得的發展。

Letter to Lingnanians
嶺南60 

在嶺南大學即將迎來在香港覆校六十週年之際,我們隆重推出「嶺南六十」全球人才招聘計劃。該計劃旨在招聘60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傑出學者成爲終身或終身制的教學人員。我們很高興姚教授成爲該計劃的首位受聘任學者,他將會是計劃的催化劑和推動力。

成立數據科學學院和嶺南大學高等研究院

爲了配合我們在數字時代開展跨學科教育的承諾,我們將在幾個月後成立數據科學學院。該學院將提供全面的教育,將技術技能與明辨思維和解難能力相結合,使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應用於解決實際問題。

 

爲了促進知識創造和應對全球挑戰,我們將成立嶺南大學高等研究院。嶺南大學高等研究院將以靈活聘任制的形式吸引世界級學者前來嶺大與我們的同事合作。首屆嶺南大學高等研究院首次傑出學者講座將由來自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週敏教授主講,他是世界著名的社會科學家,是美國國家科學院和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

 

此外,我們去年還成立了三個新的部門。校園發展及管理處的成立是爲了配合大學對校園發展與管理日益增長的需求。大學研究與品牌辦公室的成立旨在提升排名、聲譽和品牌策略。內地發展處的成立,正好及時配合大學在大灣區和內地各項活動的快速增長。

Letter to Lingnanians
嶺南坊,嶺大@西九

建立嶺南坊樓的目的是要配合我們吸引和留住人才的目標,提供一個共同生活空間,從以豐富教學和學習體驗。嶺南坊將於2024年下半年落成並啓用。

 

我們還在M+建立了一個20,000平方呎的「嶺大@西九」校園,以支持各項教學和研究活動。通過最近的一項調查,用家的反應非常正面。

我們亦正計劃建造一座新大樓,以加強跨學科和數字科學的發展,並正在取得有史以來最大捐款承諾以贊助這個項目。因此,各位同事,請大家準備就緒,一起見證嶺大更多令人興奮的發展!

 

然而,我們並能不滿足於這些成就,我們必須不斷創新,精益求精。

 

我們必須提升我們的世界大學排名。在全球緊密相連的世界裡,如果我們的卓越成就不能給外部世界留下印象或產生影響,那將是毫無意義的。我們必須通過參與和帶領世界各地的研究和教育工作,使我們在創造和傳播知識方面的成就得到認同。我們必須加強我們的學術產出和國際研究網絡。我很高興地報告,我們在今年的QS學術和雇主提名中取得了良好的開端,這兩項提名分別佔QS世界大學排名和QS亞洲大學排名總分的45%和50%,現時的關鍵是要將這些提名轉化爲投向嶺大的實際票數,並在未來幾年保持這一勢頭。

最後,我很高興地宣布,在龍年到來之際,嶺南大學新網站正式啓用。新網站的設計旨在加強嶺南大學對內和對外的溝通,同時展示我們作爲一所領先的研究型博雅大學的新形象和實力。我邀請所有同事抽時間瀏覽網站,利用網站的互動功能,並與你們各自部門和大學中央合作,在單位層面和大學整體層面確保網站的完善運作。網站是我們對外的窗口。如果我們將過時或陳舊的數據留在網站,可能會有損大學的形象。

 

 

結語

親愛的同事們,今天聚首一堂的嶺南人都是樂於擔承嶺南大學的使命。嶺大有100多年的悠久歷史和豐富傳承,我們可以從中汲取靈感和擁抱信心,進而憧憬著一個能夠讓美好創意蓬勃發展、讓夢想成真的世界。我們已經取得了可觀的成就,但我深信我們可以走得更遠,飛得更高。且讓我們通過創造和傳播知識,體現嶺大「作育英才,服務社會」的校訓精神,並以此作爲大學新的品牌標語。

在嶺南大學,我們正在創造最佳的跨學科學習環境,透過博雅教育促進學生的全人發展。文理科目的素質都會一並提升,並處處以人爲本。我們會致力培養學生具備職場所需的明辨思維能力和競爭技能。

 

在嶺大,我們珍視開放、協作和服務精神。我們致力於營造一個包容的環境,推崇多元化、誠信、團隊合作、創新、德行和專業精神。只要我們能秉承這些原則,就不僅能爲大學的發展做出貢獻,還能以身作則,示範我們的學生和同事。

 

謝謝大家,請大家好好享受今天的聚會,恭喜發財!


秦泗釗教授
校長及韋基球數據科學講座教授